第246章 不適應(3 / 3)

然後又朝汪雙寶打招呼道:“寶哥,對不起!對不起!”

寶哥倒是沒介意,反而不好意思地抓抓頭皮,道:“莫事,莫事,我也知道我這四川話說的不標準,莫事。”

說著,還朝戴斯傑主動道:“導演,重來吧。”

戴斯傑點了點頭,又朝李睿用手指點了點,示意他注意了。李睿則連忙作揖道歉,然後收斂笑意,輕輕咳嗽了兩聲,深吸一口氣,平定一下情緒,重新又一本正經地站在桌邊上。

兩個年輕人懷著忐忑和迷茫來到鳳凰山插隊落戶,第一天就被村民們圍著檢查他們的行李。他們卻發現這裏的村民愚昧落後,不但沒有文化不識字,甚至連鬧鍾都不認識。

李睿飾演的馬劍羚內向、沉默,而陳昆飾演的羅明卻是一個開朗、外向的年輕人,他敢嘲諷隊長不識字,又為了搶救馬劍羚的小提琴避免別愚昧的村民燒掉,把讓馬劍羚拉的《莫紮特奏鳴曲》胡謅成《莫紮特想念毛主席》,因為在那個時代隻要跟太祖沾上邊一切都是正確的。

也正是因為他那開朗、外向的性格,才讓他後來跟小裁縫在一起,而李睿隻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

這場長達七分鍾的戲,戴斯傑要用一個鏡頭完成,由於群演眾多,經常因為群演不注意看鏡頭或者這個那個的問題,多次ng,反反複複拍了將近十幾條,才勉強通過。

這場戲李睿除了拉小提琴外,還有就是麵對汪雙寶的追問,木訥的他不敢說出要拉的曲子的名字之外,剩下的都是陳昆和汪雙寶之前的對手戲。

應該說他們兩個的表演都不錯,隻是他再一次印證了戴斯傑對細節的挑剔要更甚於對演員的表演。

比如陳昆身上那件髒兮兮的白襯衣,原本是束在褲子裏的,他卻要求把襯衣前麵束在褲子裏,後來的拉出來耷拉在褲子外頭,這樣顯得他前麵是注意了,但後麵沒顧上,整個人顯得更加狼狽。

還有,當隊長厲聲詢問李睿要拉的曲子是什麼名字,李睿結結巴巴地說不上來,因為那個年頭《莫紮特奏鳴曲》是反動的。陳昆卻靈機一動說是《莫紮特想念毛主席》時,戴斯傑在這裏特地為汪雙寶臨時加了一句原本劇本上沒有的台詞,讓他特別強調,不是莫紮特想念毛主席,而是莫紮特永遠想念毛主席。

這樣一來,既更加符合時代特征,又對後來礦洞坍塌,隊長不惜被石頭砸傷也要搶出掛在礦洞裏的太祖的畫像,前後呼應。

村民終於散去,兩個人的行李被翻得亂七八糟,在那個年代,在那群愚昧無知的村民麵前,他們兩個反動的狗崽子剛到這裏的時候壓根就沒有任何人權可言。正如隊長跟他們說的那樣:

“毛主席派你們來,是讓你們接受再教育的,在這山區裏頭,你們隻有辛辛苦苦地勞動,才能吃上玉米饃饃和大白菜!”

陳昆麵對著鏡頭,一個人坐在那裏,搓著手指,默默地發呆。李睿從鏡頭外走進來,坐到他身邊,一不小心還碰到旁邊被翻得亂七八糟的雜物。

隻見他一樣的神情落寞,歎息道:“在這山裏頭安家落戶,說不定會在這小屋子過一輩子,想起來脊背骨都發涼!”

陳昆沒有吭聲,依舊默默地看著地麵,李睿則看看門外,又看看劈裏啪啦燒著柴火的火塘,兩個年輕人的臉上充滿了迷茫……

“哢,過!”

聽到戴斯傑的一聲大喊,李睿不由眨眨了眼睛,心情瞬間有點微妙。因為兩人並排坐著,他沒有看到陳昆的表演,但他自己的表演,卻感覺演的非常非常的平,雖然沒有失誤,該表現的都表現了,可就是寡淡,全身都提不上勁來。

不能說演的特別爛,但確實沒有半點神采,也就是堪堪達到及格線的標準。

還是之前他對導演的猜測,戴斯傑要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氛圍,以及有沒有表達清楚他自己腦子的畫麵感,至於演員的個體發揮,似乎並不重要。

或許在戴斯傑看來,兩個年輕人已經完成的很不錯了,情緒得當,細節精巧,尤其是李睿那口足以蒙人的川普,足夠了!

但李睿知道,這個鏡頭如果換成他自己導演,肯定會再來一遍。

隻是他看到戴斯傑已經宣布收工了,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在樂滋滋地收拾了,隻能把想說再來一遍的話給咽了回去。

其實他心裏也清楚,即便再來一條,估計跟這條的效果也差不多,本質的問題沒解決,他的表演隻能流於表麵,壓根就投入不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