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背著鋪蓋拎著臉盆,其實沒多大分量,倒是那兩位群演背著的箱子裏,那可是實打實的石頭,卻見他們依舊健步如飛。
李睿跟在後麵還真仔細觀察,他們個子都很矮,卷起的褲腳露出的小腿細且黝黑,因為劇情的需要他們穿的都是草鞋。這種用稻草編織的草鞋拍攝前因為好奇,他還試穿過,走幾步路硌著腳底很不舒服,而他們卻壓根沒啥感覺,踏上每一級台階的腳步都非常穩。
“哎,李哥,你看他們上台階的路線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折尺形的,就象我們小學時學的一篇叫《挑山工》的課文中寫的一樣。你看他們都是斜向上行,走上四五級台階,又換到另一邊反方向斜行,這樣可能會省力一點。”
可能注意到李睿在觀察那兩位群演,陳昆湊到他身邊指著群演上台階的走路姿勢說道。
挑山工?
這是什麼鬼?對陳昆口中那什麼小學課文,他實在沒啥印象。不過仔細一看,還真是這麼回事。
“要不你也試試?”
“哎,我試試!”
陳昆的體力比起李睿來要差好多,這一次又一次的上下折騰,早就把他累的夠嗆,聽李睿這麼一說,他倒也學起背著箱子的群演爬台階的姿勢,踉踉蹌蹌地斜向往上爬,然後再反向,連續幾次之後,頓時停下來無力地擺擺手道:“不行,這樣要多走好多。”
李睿原本就是逗他,隻是看他一副疲憊的樣子,強忍著笑意道:“要是走不動,先休息一會兒。”
“不好吧,導演還等著拍呢。”陳昆看了看站在對麵山頭攝像機旁邊那群人,猶豫道。
別看他現在也會被影迷追著要合影簽名,但畢竟還是新人,難免還有些畏畏縮縮。
“那還不趕緊的,他們都快到山頂了。”李睿指了指一會兒工夫就已經拉開老遠的距離的那兩個群演,朝他笑道。
“哦!但願這次是最後一條,要不然我可真的走不動了。”
也許是戴斯傑聽到了陳昆的這聲哀嚎,這個超遠的長鏡頭在拍完第六條,對講機終於傳來:“好,過了!”
一遍一遍的上下,光這一個鏡頭就折騰了將近兩個小時,一轉眼就到了中午放飯的時間。
午飯是從市區送過來,送飯的車開到山腳下,然後由當地人背上來。在這裏最不缺的大概就是這種勞力,包括群演在內,大家都很樂意幫劇組幹活,哪怕象剛才那樣反複折騰,原因就是劇組出手大方,五十塊錢一天,在當地來說已經是很高的工錢了。
吃過飯休息的時候,李睿對當地人那種“l”形的背架很感興趣,背到自己背上試了試,原本裝著石頭的箱子很沉,如果提著箱子走路的話會非常吃力,但背到背上卻省力很多。
他還聽他們這些當地人說,這個背架不止是用來搬運貨物,而且還可以用來背人。隻要在背架上綁上一把椅子,哪怕就是山路再崎嶇,坐在上麵的人也不用擔心會摔下來。
以前他們用這種方式來背媳婦,現在開發旅遊了,他們還用來背遊客,跟那種常見的兩人抬的滑竿一樣,成為極富當地特色的一種體驗。
他們這麼一說,倒是讓他想起了在這部電影中曾出現過兩個用這種方式背人畫麵,一個是周訊飾演的小裁縫剛剛打了胎之後,馬劍羚就是這樣把她背回家的;還有一個就是“四眼”的母親,一邊悠閑地織著毛衣,一邊讓當地人就這樣背著她在山裏轉來轉去。
那個同樣戴著眼鏡,短發、列寧裝打扮,說話極為誇張的四眼的母親,其實很象那個時代的第一夫人。還有包括原版畫麵中無處不在的太祖的畫像;礦井坍塌,隊長不惜被石頭砸傷也要把太祖的畫像搶出來;甚至馬劍羚用小提琴拉的曲子也必須要強調“莫紮特永遠想念xx”等等,不得不說這是導演對那個時代的整個兒被扭曲的社會的各種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