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的時候,聽過一首歌,非常喜歡那首歌的歌詞。
若幹年後的今天想起來,之所以就那樣莫名其妙地喜歡它,或許是它注定我今天的某些事情吧。
那首歌就是奶茶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裏》。
——請允許我塵埃落定,
用沉默埋葬了過去,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
才隱居在這沙漠裏。
該隱瞞的事總清晰,
千言萬語隻能無語,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喔~原來你也在這裏……
啊……那一個人,
是不是隻存在夢境裏,
為什麼我用盡全身力氣,
卻換來半生回憶?
若不是你渴望眼睛,
若不是我救贖心情,
在千山萬水人海相遇,
喔~原來你也在這裏……
——多年之後的重新聯係,是不是我也可以說一聲,原來你還在這裏?
還是我應該說——嗨,好久不見,你,還好嗎?
不管是在現在的網絡上,還是在以前的朋友聚會中,大家或許都會提到這個要不要跟前任聯係、如何跟前任聯係,以及跟前任聯係的時候應該說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我還記得,在很多年之前,我第一次遇到有人跟我說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非常明確地回答說——我是絕對不會再和前任有任何牽扯的。在我眼裏,分手後的兩個人就應該是老死不相往來——嗯,我曾經很明確地這麼表過態,可是過去了這麼多年,我的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畢竟我現在得知自己需要去聯係柯宇的時候,內心其實是緊張、激動又非常雀躍的。
所以說,有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隻代表了當下的觀點。有很多時候,觀點沒有必要分出到底是誰對還是誰錯,區分的隻不過是自己針對自己的情況,在當前的情況下,會選擇接受哪種情況。僅此而已。
我拿起手機,又放下,再拿起,反複幾次,不為別的,就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向柯宇開這個口。
打電話嗎?他如果接了,我說啥?
要不要先開口問問“你是柯宇嗎?”如果他說不是我該怎麼接?這戲還能往下演嗎?
還是直接說“我想你了?”不過說真的,這能是正常人會說的話嗎?
如果他打死都不接呢?豈不是更尷尬?
猶豫再三,最後我還是放下了手機。
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口,這對我來說是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這種事情,我情願自己去和陌生人說——能不能借我100塊?——也比去和柯宇說話要好。感覺上,就算陌生人認為我腦子有問題竟然會跟不認識的人要一百塊,但是他這麼認為就這麼認為吧,反正轉過身我們彼此也是不認識的。可是柯宇畢竟是我認識、或者說曾經很熟悉的人啊。這種尷尬大概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反應吧。
好吧,我承認,我膽子小,我慫,這總可以了吧?
我覺得我之所以想不到自己該怎麼開口是因為自己還不太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這個借口實在是太爛了),所以我得好好讀透白啟留給我的資料。所以我扔下手機,又重新捧起資料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