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般是溫和的、不會主動攻擊人和動物,也願意避免衝突,但當它們認為必須保衛自己或自己的幼崽、食物或地盤時,就會變成非常危險而可怕的野獸。
熊的意象作為影片的另一個線索,同時揭示主人公崔斯汀的思想。熊代表著人的本性,確切說是崔斯汀的本性,崔斯汀從小就想做個英勇的人,第一次他挑釁熊,第二次他舍不得殺掉熊,第三次熊主動攻擊他,崔斯汀與熊爭鬥,最終死在熊的麵前,讓英雄有了英勇的死法,非常壯烈,鮮明地刻畫出了他那種桀驁不馴的個性。
三、熊與愛情
在人的一生中,絕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予了俗世,用別人和社會既定的軌道牽引自己前行,而內心的聲音,很多人都不曾聽到。
在蘇珊娜這個單純、美麗、憧憬美好生活女人的一生中,上校的三個兒子相繼背負著她無法實現的希望,膠著她一生的愛恨和等待,在時間和命運捉弄的漩渦中無法自拔。我們無法攔截單純的塞繆爾走向他並不了解的戰爭並失去生命,無法阻止艾弗瑞帶著文明進程的光環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也無法抵擋崔斯汀從原野上策馬呼嘯帶來的狂野。
崔斯汀的身體裏流淌著熊的血液,追逐著自己的衝動。蘇珊娜愛上狂野的自由,就意味著接受他殘忍的選擇。蘇珊娜是現實中的一個女人,因為有愛和夢,所以選擇堅持。但又因為理想太遙遠而不得不放棄,因為她不是堅定地追隨自己內心聲音生活的俗子,所以不能像小伊莎貝爾那樣,從小就堅持“他是我的男人”並固執地等到了那一天。或許,現實就是現實,讓我們像蘇珊娜一樣,總是錯過最愛的人,總是和最美的夢想擦肩而過,於是不再相信緣分和等待。
蘇珊娜和崔斯汀的愛情最感人至深,最令人唏噓。崔斯汀就是那頭熊,是自然的化身,是傳統的對立麵的一生,他的一生注定是顛沛流離的一生。一個女人如果愛上了這樣的男人,也許注定是個不幸。但這並不是崔斯汀的錯,這一切,是因為他內心深處的那熊的聲音,靜靜地在咆哮,在黑暗、隱蔽的地方……
四、熊與自然
不難看出,電影《秋日傳奇》除了親情、愛情的主題外,影片的另一個主題是人和自然的關係。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因此大自然似乎就變得不可超越。
威廉上校因為對當局政府和戰爭失望而隱居山林。有一年,他的妻子伊莎貝爾到外地過冬,她說這裏的冬天太寒冷了,還說她害怕熊。直到春天,她都沒回來,從那以後,她都很少回來,隻是和親人有書信往來。威廉上校和三個兒子在草原和山巒的環抱下與大自然相伴。大兒子艾弗瑞是成熟的現實主義者,小兒子塞繆爾是純真的理想主義者,隻有第二個孩子,崔斯汀,在印第安人的手掌和熊皮包裹下長大成人,天生就是個帶有野性的孩子。他年少時與熊搏鬥,被熊抓傷流血,他也同時砍下熊的一個前爪,讓熊流血。當人和動物共同流過血,他們就合而為一了。他接受了自然和人的雙重饋贈,於是崔斯汀成為一刀心中自然的忠誠衛士和威廉上校最受寵的兒子。
一刀這個印第安人拿自然當做圖騰去膜拜,他始終信奉原始和自然那神奇而強大的力量。作為大自然的虔誠信徒,他把自然的生命本體論傳遞給了崔斯汀。崔斯汀從印第安人一刀那裏學到許多獵殺技巧,每當他獵殺到獵物後,他都會將獵物的心髒取出來握在手中,讓它們的靈魂得到釋放。而崔斯汀的父親威廉上校見證了人類輝煌與肮髒,他把最純粹的人類美好的品質遺傳給了崔斯汀。
這兩個老人喜歡崔斯汀,不管他曾經給這個家製造了多少的麻煩。崔斯汀的每一次遠行,都伴隨著兩位老人的鼓舞和憂心忡忡的眼神。兩個老人愛他,想保護他,希望他更好地生活,但又想讓他自由,翱翔天際。在兩位老人的眼裏,崔斯汀是這個家裏真正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