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區別(2 / 2)

過了一些時間,待那些孩子都已經吃過了早飯,吳高宮這邊也已經準備好了沈圖講道用的科儀物品,那些孩子們一個個眼睛睜得滴溜圓,對於沈圖要講的東西,都是好奇的很,有些聰明的,早就去了自己的丹房,拿了手機,開了錄音。

沈圖坐在蒲團之上,眼睛向下一掃,說道:“你們能在這裏,多是應該已經知道了我才對,剛剛我也看了,你們在這裏住了有數月的時間,但是卻還遠遠沒有入門,為什麼?就是因為你們還不知道該怎麼去修行,怎麼去修煉,甚至於說,你們還不知道什麼是修行,什麼是修煉!”

這話一說,下麵有膽大的孩子,忙開口喊道:“沈爺,請問什麼是修煉,什麼又是修行?”

沈圖嗬嗬一笑,說道:“天下的文明都叫人修行。修行,就是借助體悟日常的行止來體證和感悟自身、人事乃至眾生萬物的規律,它跟知識不同。

“比如你看書上說做人做事的道理,你看了,記住了,這隻是一種邏輯。你隻是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但是你沒能將其內化到自己的行止中去。修行就是將這些智慧感悟內化到自身的行止中去。

“其實天下人隻要明白這個道理,都可以做修行人。生活中的種種見聞,都可以作為修行的發端和緣起。比如你通過了一次偶然的機會,見到了水的力量,高山上的水流下來,居然可以衝開大石頭。之前你的見知中並沒有這一條,但是你見證了,感悟了,這一條也就內化了。也可以是你在書中讀過這個道理,然後觀察並感悟了。

“最早的‘道’這個字,是一個人走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對於個體來說,他的體證是自由的。道並不是一條固定的路,每個人的道都不同,怎麼修正自己的行止,以自己的方式去內化這些智慧。入世反倒還是個大熔爐,是煉性積鉛的所在。老君出函穀之前,也是周朝藏書吏。和光同塵,同於大通。”

一個孩子問道:“那這麼說,修行不就是感悟?”

“不,修行是分開的,一個是修,一個是行,而感悟,隻是‘修’的一部分,”沈圖笑著說道,“修行,僅僅是感悟,是不夠的,你要悟通,悟通,內化到自己的生活中,用‘行’來表達出你的感悟的結果!這才是修行。”

隻是幾句話,沈圖便已經讓那些孩子知道了什麼是修行,該如何去修行,能被送到這裏來的,又有哪個是真正蠢笨的?

沈圖這麼一說,他們便明白了。

一個個低下頭去,開始反複的琢磨,不僅僅是他們,便是吳高宮和池甘民,這個時候也在反省自己的一舉一動。

尤其是池甘民,他雖是走過了那條西行路,但是,他最開始也是在師傅的命令下去走,一路上感悟頗多,這是好事,但是,他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去走,現在他知道了,這便是一種修行!

片刻之後,長出了一口氣的池甘民首先問道:“那什麼又是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