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圖決定要凝丹了。
之前所有的修行,為的便是這一刻了!
沈圖在和姬良三人分別之後,回到了那個幻境結界之內,尋了一個最為中心處的浮空島嶼,封印了傳送符文之後,布置了一些防禦陣法之後,沈圖從天書世界中取出了一個普通的蒲團,坐好之後,便開始閉目靜心。
待心平氣和之後,沈圖從最開始修行的第一步走起,那就是養蟾光!
何謂蟾光?太極以五行生三才,父母以此而育我體。我當以此而成還丹,孕於鴻漾,生於坤腹,圓明閃爍,是為蟾光。
蟾指滿月,也指陰,但就放在修行中講,便是一點性光!
正所謂:剖開太極已,露出天地心。虛空潤無涯,徽月見孤嶺。
隻有心靜下來,才可以見到一點性光,這一點性光對於修行人而言,便是盤古開天的那頭一斧子,沒有這一斧子,那就是混沌無極,有了這一斧子,便是清濁二氣分,天地兩極別!於一片漆黑中,見到這一點光明,從此而開始用心看這世界,用心體悟這天地之道,那是一種最初的感動,就像是嬰兒第一次睜開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的感動!自此,才算是踏入修行二字所代表的世界!
虛空之中,一輪皓月般的性光在沈圖的眉心一寸之前,於外麵滾滾天地靈氣衝刷之中,不動不移,仿作真的是天上明月!
不多時,那性光被沈圖收入了泥丸宮內,就像是最開始修行時做的那樣,溫養著泥丸宮內的元神,引動著外麵的靈氣從頭頂入百會,甘霖洗道心,而後入山根,過靈池,轉而入脈竅!
整個過程,就如同是官兵抓賊,不,更像是盜賊搶劫!抓住就不能放!直到這絲元氣入了丹田鼎爐之中!
子曰:溫故而知新。
沈圖此時便是將自己之前走的修行路再走一遍,確定自己凝丹之前的路沒有走偏,走遠,隻有這樣,他才好一直走下去!
蟾光之後,便是降龍!
降龍未得豈成仙,降得真龍丹可圓。
降龍後,不一定能成丹,但是,不降龍,一定不得以成丹!
這是多少人的血淚才成就的經驗,什麼是龍?修行前,沈圖隻認為龍就是那傳說中興雲布雨,吞雲吐霧的神獸而已,就像是九龍壁上的那些圖騰一樣,馬麵、狗鼻、牛嘴、鹿角、蛇身、鷹爪、魚鱗、獅尾、蝦須鑄成的一個象征罷了,但是,修行後,沈圖知道,這龍並非是這麼簡單!
龍,非神獸,而是人自身!人的筋骨經脈!地殼有龍脈,人體有龍筋!
筋骨不正,經脈氣血不通,這修行便是事半功倍,隻有一個強勁的身體,才是一切修行的基本!為什麼人們一直以為修道比練武高一個等級,便是因為練武強身是修道的一個部分,修道包括練武,而練武卻比一定能夠修道!
不修行的人在看那些上古傳說時,不一定會留意一個細節,可是修行的人,在看時,看的便是其中的一些字眼,比方說這個龍,《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兩龍”,也便是說他們將自己身體裏麵的筋骨經脈通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通,而是通了兩個係統,筋通,脈通!
沈圖此時身子一震!
回憶著自己百脈俱通時候的感覺,他忘了是什麼時候,在哪裏通的經脈,但是,那種筋骨經脈俱通之後,血液流動其中的感覺,沈圖卻未忘記,他現在便是重溫那份身體的記憶,並且開始差缺補遺!
有時候人初學什麼東西,感覺很難,可是隔上一下時間後,回過頭再去看,卻會發現其實很容易,就像是現在的沈圖,他正在每一寸每一分的探查這體內的經脈筋骨,這些東西基礎,就像是城市的道路一般,路不穩,其餘的便不用多說了。
將之前經脈中受的暗傷溫養好,並且隨手之間擴展一些經脈路徑,從頭至腳全部檢查無誤之後,沈圖這才轉向了再下一步。
《丹經》雲:不積汞,何以取其鉛,不降龍,無以伏其虎,這降龍之後,便是伏虎!
龍既然不是真龍,這虎自然也就不是真的百獸之王的那虎!
俗話說龍從雲,虎從風,龍在天上飛,故是陽,虎在地上跑,故是陰,而雲有形為陰,龍從雲便是陽中陰,風無形為陽,虎從風便是陰中陽。
這降了陽龍,便要伏這陰虎!
降龍為煉已,伏虎為持心!
心性不穩,便是修行了,也是一個邪修!心不穩和那餓極了的虎一樣,都是要吃人的!
不過餓極了的虎吃的是旁人,而心不穩,不僅僅害了無辜旁人,更是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