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圖離開之後,黃蓉拉住郭靖的衣袖,輕聲問道:“師傅他怎麼在這皇宮內院裏也有朋友?”
郭靖道:“蓉兒你怎麼知道師傅的朋友是皇宮大內裏麵的?”
“你真笨!”黃蓉一笑,說道,“師傅走的那個方向,你沒見嗎?那是往內宮走的,要是出宮的話,怎麼會往裏走?”
郭靖搖頭道:“我也不知。等回去見了師傅之後,我幫你問問吧。”
兩人說話的時候,已經是與黑暗中躡足繞過兩處宮殿,這時黃蓉忽覺涼風拂體,隱隱又聽得水聲,靜夜中送來陣陣幽香,深宮庭院,竟然忽有山林野處的意味。
黃蓉聞到這股香氣,知道近處必有大片花叢,心想禁宮內苑必多奇花嘉卉,倒不可不開開眼界,拉了郭靖的手,循花香找去。
隨著兩人腳步愈近,漸漸的水聲愈響,兩人繞過一條雨花石子小徑,隻見喬鬆修竹,蒼翠蔽天,層巒奇岫,靜窈縈深。黃蓉暗暗讚賞,看這裏布置之奇雖不如桃花島,但花木之美卻頗有過之。再走數丈,隻見一道片練也似的銀瀑從山邊瀉將下來,注入一座大池塘中,池塘底下想是另有泄水通道,是以塘水卻不見滿溢。池塘中紅荷不計其數,池前是一座森森華堂,額上寫著“翠寒堂”三字。
郭靖二人到了翠寒堂之時,沈圖也到了一處宮闕之內,這宮闕上寫著的卻是玉隆宮。
這玉隆宮的名字,取得乃是禦龍的諧音,聽名目也知道,乃是一處皇家道場所在,沈圖之所以來到這裏,便是為了見一見在這裏做那“順天興國壇”的白玉蟾。
此處已經是內宮,守備更加的嚴禁,幾乎是五步一崗,三步一哨,尤其是這被官家重點關照過的普天大醮的道場,更是一步一人,嚴防死守著。
不過這種嚴防,也隻是對普通人而言罷了,對於沈圖來說,再嚴密,也是漏洞百出!
進入了玉隆宮內,沈圖便露出了身形,那白玉蟾被嚇了一跳,驚愕道:“師……沈道長?您怎麼來了?”
沈圖笑道:“有個朋友嘴饞,想要吃禦廚的好東西,結果便走了一趟,可是時間不對,等著也無聊,便過來看看你。”
白玉蟾苦笑搖頭,能將皇宮內院的禦膳房當作一般飯館那麼行走的,也就是自己這個師傅了吧,想起了自己師傅之前說過的一個詞,便脫口道:“您的那位朋友還真是個吃貨啊!”
“你這麼說他……還真是不冤枉他!”沈圖嗬嗬笑道,“對了,你這‘順天興國壇’,準備的怎麼樣了?”
白玉蟾笑了笑道:“還能如何?一切都有法度,按照記載上說的那麼做便是了,在太祖年間和太宗年間,都有人做過這樣的大壇,一切按樣子來就是了,不過我很奇怪的是……”
“為什麼找你?”沈圖笑著問道。
“對!”白玉蟾一拍手說道,“沒錯!我這人沒名沒姓的,跟著您大多是在大漠行走,和陳師則更多的是在深山,這官家怎麼知道我這麼一號人物的?而且,這布壇的事情,更多的是古樓觀一派的事情,記載上最開始布置這種法壇的便是古樓觀一派的張守真,他以上中下三壇三劍開建門戶,為何不找他的弟子門人,反倒是找我呢?”
沈圖搖頭不語,對白玉蟾問道:“我隻問你,你能不能做這個壇?如果能做,一切莫提,如果不能,咱們立即就走,不要停留!”
白玉蟾笑道:“沈道長莫要小看我,不過是個普通的法壇而已,有什麼難的,當年在漠北時,我也隨著您開過幾次壇,做過幾次法,我雖是道法粗淺,比不得沈道長可以偷天換日,但是求個風調雨順,還是能行的吧。”
沈圖見白玉蟾如此,也就沒說什麼,隻是看了一遍這宮內布置的旌旗鑒劍弓矢法物羅列次序,又看了看白玉蟾備下的三千六百杆星旗,以及陣圖,看了一遍之後,笑道:“之前你不是還說自己心裏沒底,要我來幫忙的嗎?這不是做的挺好?”
白玉蟾苦笑道:“原本我以為這普天大醮讓我一個人去做,所以才麻爪,可是來了才知道,隻要我主持就好,其餘的事情,自有司天監的人去做。”
沈圖見白玉蟾一切都已經安置妥當,心中便沒了那份擔心,又說了一些話後,便轉身離開,剛走兩步,突地站住,對白玉蟾問道:“這宮內是不是有一個叫‘翠寒堂’的地方?”
“是有這麼一個地方,那是官家平日避暑的去處,怎麼沈道長有這個興致?”
沈圖笑道:“一起去看看如何?”
白玉蟾知道沈圖一定是有什麼緣由,依著自己和他多年相處的經驗來看,這翠寒堂一定是有什麼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