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HBO:幕後帝國(2 / 2)

麵對這些競爭對手,HBO的CEO理查德·普萊普勒指出,電視台的競爭並非零和博弈:一個電視台的成功不意味著另一個電視台的失敗。一定程度的競爭總的來說還是能讓整個行業受益良多的。廣播劇和電影行業的新模式也在影響著電視劇產業,Showtime已經能夠使用特技演員製作效果炫目的電視劇特效了,而HBO則把寶押在了編劇身上。

在頂級電視台裏,編劇、策劃人和製作人,都對電視劇有一定程度的控製權,這在電影行業裏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按電視台的標準看,HBO為創作者提供的自由度也是非同尋常的。憑借電影《美國麗人》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阿蘭·波爾(他跳槽到HBO後寫了《六英尺下》)對比了HBO和普通電視台對編劇的態度。他記得以前他的劇本交給電視台的執行人審閱後,總會反饋回來很多“便簽”,這些“便簽”上的修改意見常常會顛覆他自己原有的想法。而在HBO,“便簽”幾乎沒有,就算是有,也是對劇本有幫助的。HBO的電視劇規劃總監麥克·隆巴多說,在與編劇和出品人在重要情節上出現爭議時,他幾乎都會尊重創作者的意見。

HBO也比其他電視台更願意給電視劇更多機會吸引觀眾。它經常在某部電視劇第一季第一集開播當天就高調宣布將拍攝第二季。那些大力宣傳後依然收視率不高的連續劇,比如《捫心問診》和《郊區故事》也播出了很長時間。換作其他電視台,它們早就被斃了。

憑借著這樣的耐心和承諾,HBO留住了許多為它創造了高質量電視劇的編劇。溫特和波爾(他在創作完《六英尺下》後又創作了《真愛如血》)都是該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了。先後創作了《監聽風雲》和《郊區故事》的大衛·西蒙也是如此。HBO的這一特點還在不斷地吸引新的編劇人才加入。與此同時,它還從BBC挖來了諷刺作家阿曼多·拉努奇。憑借電視劇《白宮風雲》和電影《社交網絡》取得巨大成功的艾倫·索爾金也在為HBO編寫新劇。

紙上談兵

原創電視劇讓HBO獨樹一幟,此外HBO的播放計劃中還有許多電影製片廠出產的優秀電影。這些電影一般在影院上映10個月到1年後才會登陸電視台和網站,但HBO跟好萊塢的福克斯、環球和華納兄弟三家製片廠和夢工廠都保持著獨家合作的關係,因此HBO往往能更早一步拿到它們的播出版權。2013年,HBO還將跟《暮光之城》係列電影的製作公司巔峰娛樂進行合作。盡管如此,HBO的這個優勢似乎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吸引眼球了,因為現在人們可以通過更多的正規途徑在家中觀看這些版權電影。

網飛公司(Netflix)現在正迅速成長為HBO在影視供應領域的有力對手。網飛公司主要向顧客提供DVD郵寄租賃業務,同時向筆記本電腦、便攜式遊戲機和iPad等終端提供電影和電視劇的在線觀看服務。2008年時,網飛已經擁有940萬用戶,現在則超過了2500萬:預計該公司的客戶量最晚將於今年超過HBO。

作為應對,HBO也開始嚐試建立網絡平台通過互聯網直接出售自己的節目,而這將很有可能會對整個電視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一場巨大的變革可能很快就要發生了。HBO雖然在九十多個國家都已經獲得了電視播放許可,但它們都不是HBO自己的頻道。對於這些國家的觀眾來說,或許HBO的網絡平台將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的節目和更自由的時間安排。

你很難預測人們在幾年後通過什麼渠道看電視劇,看什麼電視劇。付費電視正麵臨著空前的挑戰,這個係統隨時有可能崩潰。觀眾們既然已經有了這麼多自由選擇的空間,死守電視頻道收視率的老思路也要跟著變通才行,或許把更多的精力用來製作原創電視劇是個好主意,畢竟掌握優勢資源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壞事。HBO能夠這麼多年來在電視行業裏春風得意,憑的可不是一顆傻腦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