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身組織抗原:由於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受微生物感染、電離輻射、燒傷等生物、理化因素影響而使結構或組成發生改變產生的自身組織抗原。由於外傷或感染所釋放的自身隱蔽性抗原,也可成為過敏原。
你吃進去的過敏原
如今,高蛋白食物和水果新品種越來越多,還有大量從國外進口的食品,許多你從未吃過的過敏性食物也隨之增加。如各種海鮮、奶製品、肉製品、豆製品、堅果、菌類、蔬菜、熱帶水果、可食昆蟲、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等。美國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過敏而猝死,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隻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
目前我國常見的過敏食物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
1.海產品及水產品:如魚、蝦、蟹、貝類、鮑魚和海參等。魚肉顏色偏紅的金槍魚和鮭魚,以及蝦蟹等甲殼類海產品均含有較高的過敏原成分,而且這些過敏原通常耐熱,烹飪加工後依然會誘發過敏。
2.乳製品:是常見的過敏食物,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許多嬰幼兒喝了牛奶或奶粉後誘發了濕疹或哮喘,也有些表現為消化道過敏,如嘔吐、腹痛。
3.油料作物:花生、黃豆、芝麻等油料作物常會導致過敏,主要與其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糖蛋白有關。
4.禽蛋類:蛋類製品可以導致各個年齡段的過敏,蛋清中的卵蛋白是誘發過敏的主要成分。由於卵蛋白中的過敏原耐熱性較差,所以經過高溫處理後,禽蛋的過敏概率可明顯降低。
5.糧食類:如小麥、玉米等糧食。要強調的是,玉米中的過敏原比較耐熱,所以爆米花也可能誘發過敏。
6.堅果類:核桃、開心果、杏仁、鬆子等果仁經常引起過敏。堅果類的過敏性較強,所以經常誘發較重症狀。堅果類可擁有共同的過敏原成分,所以對一種堅果過敏也要警惕可能對另一種堅果也會過敏。
7.水果類:水果也是引起過敏的主要食物,如鮮桃,雖然味美多汁,但可能會引發包括口唇水腫、全身癢痛等過敏症狀。柿子、芒果、杏、菠蘿等也常常誘發一些人群過敏,特別是水果的籽和皮。大多數水果的過敏原是不耐熱的,所以在製成罐頭或水果幹後就較少誘發過敏。
8.某些肉類及其製品:各種牛肉、羊肉、豬肉和家禽類(特別是鵝和鵪鶉等)及其製品均可能誘發過敏,腐敗的肉類更易誘發過敏症狀。
9.某些蔬菜:蔬菜種類繁多,過敏原成分也各異。可以誘發過敏的常見蔬菜包括青豆、芸豆、扁豆、土豆、胡蘿卜、蘑菇、番茄、茼蒿、韭菜和芹菜等。蔬菜類的過敏原通常是不耐熱的,加熱烹調之後較少誘發過敏,因此蔬菜過敏者應避免生吃蔬菜。
10.具有特殊氣味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圓蔥、生薑、胡椒粉、芥末油、五香粉、咖喱粉和孜然粉等。因而過敏者飲食應當以清淡為主,少加辛辣調味料為佳。
11.其他食物:咖啡、巧克力、酒類、蜂蜜和某些可食昆蟲(如蠶蛹、螞蚱和蝸牛等)均可誘發不同程度的過敏症狀,曾經有過因為食用螞蚱誘發喉頭水腫而致死的病例。
12.食品添加劑: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經常添加調味劑(味精、甜味劑等)、防腐劑(苯甲酸鈉等)、抗氧化劑(亞硫酸鹽、硫酸鈉、硫酸鉀、丁基羥基茴香醚等)等化學物質和一些食用色素,這些物質均可誘發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