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覆盆子的食養、食補與食療(1 / 1)

覆盆子的食養、食補與食療

樂活

作者:吳鼎坤

掌葉覆盆子是一種純天然野生紅色果子,別名“翁扭”、“牛奶母”,俗稱“樹梅”、“樹莓”、“野莓”、“木莓”等。

覆盆子未成熟的青果加工後即作為中藥材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木》中記載,覆盆子有“益腎髒、治陽痿、縮小便,補肝明目”之功效。覆盆子的根、莖、葉均可入藥,具有止渴、祛痰、發汗、活血等功效。我國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覆盆子批準為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藥食兩用”食物。

著名道教聖地江西省德興市三清山是我國掌葉覆盆子的主要生長區。據說,在魏晉之際的道教大師葛洪曾居住在三清山,他患有夜尿症。有一次偶然服用了三清山生長的長有手掌一般的葉、結著桑葚一般通紅色的野生鮮果後,當晚夜尿症狀竟然大為改善,服食幾天後,夜尿症就好了。葛洪喜出望外,推薦給患夜尿症的人服食,均有奇效。民間稱讚服食此果,晚上夜尿盆可覆過來放置不用,故葛洪將其取名為“掌葉覆盆子”。從此,山上道士及老百姓均采食掌葉覆盆子作為滋補品來養生保健,將其作為益腎、縮尿、強身的首選果品。

中國醫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和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對掌葉覆盆子果提取物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覆盆子果中含17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7種),鈣、鋅、鐵、磷、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還含有增強免疫力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花青素以及可減肥溶脂的覆盆子酮。

我國曆代經典醫藥書籍中對覆盆子的食療功效記載甚多,例如:

《本草衍義》:“益腎髒,縮小便”,《藥性論》:“主男子腎精虛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陰痿”,《日華子本草》:“安五髒,益顏色,養精氣,長發,強誌。療中風身熱及驚”等。

補腎縮尿 可改善尿頻、尿急、尿不盡症狀。

益腎固精 對早泄、遺精、滑精有改善作用。

補肝明目 有助於改善視力差及明目。

健腦益智 覆盆子含抗氧化劑,能防止自由基對大腦的損傷,改善大腦的血液及氧氣供應,可健腦益智。

美容養顏 覆盆子中含有人體可吸收的植物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居各類水果之首,經常食用能夠消除人體產生的大量有害代謝物質,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人體的內在環境,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增強皮膚毛細血管彈性。

減肥 覆盆子酮是覆盆子中的主要芳香類化合物,其作用與辣椒素和辛弗林相似,具有減肥和改善脂質代謝功能,目前主要用於定香劑、修飾劑、調製化妝品和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