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端午前後黃鱔美(1 / 2)

端午前後黃鱔美

食尚

作者:李興福

我國民間端午節時,以吃“五黃”即黃瓜、黃花菜、黃鱔、黃金肉、黃魚來健身強體,克五毒。黃鱔一般6~8月產卵,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所以端午前後是吃黃鱔的最佳時節。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黃鱔有兩種,帶黃者俗名“黃鱔”,帶青者俗名“藤鱔”;此外,還有一種不常見的“白鱔”,粗大,色白、表皮有絨毛。

黃鱔作為一種烹飪原料,在我國南北各方均有以其為主角的名菜,包括無錫的脆鱔、南京的燉生敲、四川的幹煸鱔背、揚州的鱔魚幹絲和熗虎尾等。

筆者在上海的良軒餐廳,用川揚幫烹調技法和各種味型烹製黃鱔全席。黃鱔全席選料講究、加工精細,在味型上有酸辣味、麻辣味、魚香味、家常味、鹹鮮味、蒜香味、酥香味、荔枝味、糖醋味等,在齒感上有活嫩、軟嫩、鬆嫩、酥嫩,並運用炸、溜、爆、炒、燒、燴、燉、燜、蒸、叉燒等多種烹調技法。

黃鱔全席菜單

前菜:甜香脆鱔、糟香酥鱔、回酥鱔背、怪味鱔魚、鹽水河蝦、椒麻肚絲、蒜泥白肉、涼拌青筍、鮑汁黃花菜、水晶鴨方。

熱炒:生爆蝴蝶片、炒軟兜、燉生敲、叉燒鱔方、幹煸鱔背、脫龍袍、火茸鱔卷、皮條鱔魚。

正菜:抽梁換柱、龍抱鳳蛋、鞭打繡球、遊龍戲金錢、煸尾風雨、青龍白虎團

點心:淮魚燴麵、鱔魚春卷、鱔魚抄手。

此外,還有宮保鱔背、蒜茸鱔卷、叉燒鱔方、煸尾湯、熗虎尾、軟兜帶粉、合川鱔卷、紅燒馬鞍橋、家常生敲、黃精鱔魚、雙龍出海、鱔魚幹絲等黃鱔佳肴供選擇。

以上黃鱔全席的菜品不僅僅是傳統經典名菜,更在於嫩而入味,深為食客所稱道。

幾款黃鱔名菜的製法

炒軟兜

這道名菜是黃鱔全席的主要菜肴,因食時黃鱔兩端下垂,有如小孩胸前兜帶,因而得名。這道菜選用黃鱔脊背肉,烏光油亮、鮮嫩異常、蒜香濃鬱,吃時用筷子將黃鱔夾起,由於魚肉軟嫩,兩端下垂,必須另用湯匙兜鱔魚方能品嚐,吃完之後盤內不見一絲汁芡。

製作方法:

1.汆:選筆杆粗細的黃鱔;鍋上火,鍋內注入清水,加上拍鬆的薑一塊、蔥數根以及適量鹽、米醋,燒開;倒入選好的黃鱔,迅速蓋上鍋蓋,以防黃鱔竄出;不時用木棍在鍋內攪打,以去盡黃鱔體表的黏液;汆至黃鱔魚身卷起,魚嘴張開,用漏勺撈起,放在冷水中涼透備用。

2.劃:用毛竹片削成斜口劃刀形,先將黃鱔肚皮肉與脊背劃分開,再將魚脊骨與魚脊背肉劃分開,去掉脊骨;鱔魚脊背肉用手掐成兩段裝盤中備用。

3.燙:取小碗一隻,放入適量黃酒、醬油、醋、水、生粉、胡椒粉、糖,拌勻後作為炒黃鱔的鹵汁芡;蒜頭、蔥、薑切成末;鍋上火燒熱,放油約25毫升;投入蒜、蔥、薑末煸炒幾下,煸出蒜香;將鱔魚倒入鍋內略炒幾下,倒入調好的鹵汁芡,用手勺推幾下,顛鍋澆明油,起鍋裝盤,即可上席。

特點:亮油不亮汁,黃鱔軟嫩,鹹鮮香略帶甜味。

燉生敲

製作方法:1.這道菜選料非常講究,必須選用肥壯粗大的活黃鱔,宰殺後去頭和脊骨洗淨,鱔肉麵上刀背敲拍,使鱔肉鬆散,然後切成一寸半長方塊;

2.鍋上火燒熱,倒入油燒至八成熱,將黃鱔放入油鍋中炸2~3分鍾,直至肉色金黃,撈出稍晾一二分鍾,再下八成熱油鍋中炸一次,至鱔塊無水分,鱔肉呈銀灰色,且表麵看上去有點像麻花狀時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