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第三十五位的陸遜,這個人光是因擊破劉備就足以在曆史上留名了。這個人的家族也是代代出文人,除了其子陸抗相當有名之外,其孫子陸機則生於接下來的晉代,擁有非常高的文名,可說是背負著吳國的一族。
再接下來的是第三十六位的鄧艾,這個人乃是滅亡蜀國的人。他越過了任誰都認為無法越過的險惡山地,突然現身於蜀之盆地,而向成都施以急襲。
在中國大陸國經出版過一份中國曆代名將的撲克牌,其中的一張,乃是一位如登山家一般使用繩索從出崖下落的將軍,那時我還在想這是誰呀?原來就是鄧艾。本來這個人是在魏國擔任等同農林大臣地位的人物,然後來轉入軍事方麵,卻呈現了天才般的用兵能力。隻可惜他在之後因為卷入陰謀而遭殺害。
此外,這個人也有口吃的毛病,在中國,要舉口吃的例子時,大概都會想到鄧艾。而因為鄧艾的奇襲,也造成了三國之中蜀的最早滅亡。
陸遜:紀元後一八三~二四五年,吳(今江蘇省吳縣)出身。為後漢以來的名家,仕吳。當建立蜀國的劉備為了要報關羽之分而進攻吳時負責防備。以後雖然也以對蜀之擔為官身份受到重用,惟後來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爭戰。因此並沒有其他武功事跡傳世。於二四四年擔任丞相,可惜因被卷入當時國內的分裂事件中憂慮而死。
——《三國誌》卷五十八《陸遜傳》關羽:字雲長。?~紀元後二一九年。河東解州(今山西省解州)出身。活躍於後漢末年至三國時代。當號稱漢之後裔劉備舉兵時與張飛一同出仕,以忠義及豪勇為人所熟知。於二○○年為曹操所捕之際,他在斬殺了顏良、文醜以報不殺之恩後再回到劉備身連年故事尤為有名。當劉備於赤壁之戰後為吳所捉,與兒子關平一同遇害。對兵士雖然優遇,然對士大夫卻顯得傲慢,因此有關羽就是為此而失去荊州的說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關羽像都是與青龍刀及其愛讀的春秋一同出現的,不過,三國時代似乎並沒有使用青龍刀的例子,而紙也才剛發明,尚不普及。不過,其豪放忠義倒是抓住不少民眾的心,再加了《三國演義》的推崇,因而成為民間信仰之一,其人氣為苦於北方異民族侵入的王朝所利用。此外,由於包含其出身地解州在內的山西省商人在明代時活躍於全國之故,因而後來也變質成為商業之神,信仰再度擴大於全國。
——《三國誌》卷三十六《關羽傳》周瑜:西元一七五~二一○年。廬江舒(今安徽省舒城縣)出身。三國吳之將軍,同時在音樂方麵亦有很深的造詣,是個甚是教養之人,亦有人稱其為周郎。其先祖雖然出仕於漢,然到了周瑜這一代則出仕於孫氏,在平定揚子江下遊一帶有功。而瑜與孫策之間有感情有如兄弟,他們兩人分別娶了喬家的姐妹為妻一事尤其有名。西元二○○年孫策死亡之後,周瑜繼續幫助其弟孫權,於二○八年時指揮赤壁之戰,阻止了曹操軍南下。另外,他也逐也曹操勢力平定南郡,其後就以南郡太守的身份駐守江陵。還有,他因對劉備得到荊州而使得勢力逐漸坐大一事亦有所恐懼,因此還立下了先得到四川的奇策,惟在進行攻略之前即病死。
——《三國誌》卷五十四《周瑜傳》司馬懿:字仲達。紀元後一七九~二五一年。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出身,為仕於後漢的司馬防之子。二○一年時當上郡的上計吏,出仕於曹操,曾獻上屯田策等諸多政策,在魏國成立後,在二二一年時於文帝手下當上侍中尚書右仆射。在文帝病倒之時,根據遺言,司馬懿與曹真、陳群等人一同輔佐其繼者(也就是明帝),然不久後他就排除敵對勢力而掌握大權。二四九年以後當上丞相,二五一年則成為相國,並被封為安平公,奠立了創立西晉的基礎。司馬懿的一生雖可說後來都在進行自魏篡奪王朝的政治做準備,但另一方麵他也自魏握得指揮軍隊等大權,於二三五年平定遼東之公孫淵叛亂,並取得朝鮮四郡。在日本以《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的好敵手而為人所知,惟當時的蜀國自知並無回複華北之力,對魏來說,雖是具有威脅,但司馬懿卻將其完全防禦。至於其外的部分,大抵就屬《三國演義》的誇張了。
——《晉書》卷一《高祖宣帝紀》、《三國誌》卷一《武帝紀》鄧艾:?~紀元後二六四年,義陽棘陽(今河南省新野縣)出身。年輕時雖然貧困,但從官僚乃至於軍事職位中均嶄露頭角,且由於文官時代的經驗,而能夠在各種所在進行屯田,確保軍糧在戰鬥時不虞匱乏。於二六三年時以鎮西將軍、征西將軍身份討代蜀國。當時蜀之國力雖然衰退,然而他以跨越艱險山地之奇襲一舉將之滅亡。其後雖以蜀地為基礎,進行征吳的準備,惟因專斷之行為被懷疑而遭處死。
——《三國誌》卷二十八《鄧艾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