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處理好權力與權威的關係。領導者進行領導活動必須要有權力。同時,領導者也必須要有一定的權威,這是領導者從事領導活動的首要條件。但是,權力並不等於權威,也不意味著權力越大權威越高,更不能濫用權威。權威的建立不僅要靠權力的正確行使來實現,同時也要靠個人品德的魅力來贏得被領導者的尊重和服從。領導者的權威實質上是通過其品格、才能、學識、情感等方麵表現出來的,樹立權威必須要注意“德、才、廉、勤、公、信、情”這幾個字。要做到品德高尚,不貪權、不貪財,以“德”立威。要注意不斷學習,提高才能,以“才”增威。要做到廉潔奉公,以“廉”生威。要記住“勤於行則事治,勤於思則理得”,以“勤”出威。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道,以“公”助威。要對黨和人民忠誠,講信用,以“信”取威。要關心群眾的疾苦 ,以群眾的呼聲為第一信號,以“情”升威。領導幹部言出令隨,行動風起,一定要顧及自己言行可能產生的後果。切不可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習慣恣情放縱,而應當把它與官德修養緊緊地聯係在一起。有利於官德修養的揚之,不利於官德修養的棄之,介於中間的節之。要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更要知道自己不該幹什麼,切不可草率行事,信口開河,敷衍塞責,或隻作表麵文章,糊弄和應付上級,使權力失去效能,使權威喪失殆盡,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
第四,處理好權力與監督的關係。權力作為一種社會支配力量,是柄“雙刃劍”,它既可以構築人民事業的豐碑,也可以開掘自我毀滅的墳墓。數千年的人類曆史證明:權力必須加以監督和約束,凡是不受製約的權力,必定導致權力濫用,必然導致政治腐敗和專製。因此,必須對領導幹部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監督,健全科學的領導體製、有效的監督機製和完善的法律體係,充分發揮監督製約機製的威懾力量,對權力的一切過程和一切方麵進行監督。領導幹部必須自覺接受法律法規和紀律的約束,以及人民群眾的監督,以避免陷入用權誤區。特別要注意克服攀比心理和失衡心理,能夠守得住清淨、耐得住寂寞。應克服隨波逐流和對所謂“潛規則”的認同心理,做到是非分明、秉持正義、走好正路;克服小節無害的錯誤觀念,慎始慎微,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放縱自己;克服所謂的“人之常情”和“江湖義氣”,堅持待人接物的原則,淨化自己的社交圈,堅持將自己置於黨和人民、黨紀國法的監督之下。要以堅強的黨性、堅定的意誌、冷靜的頭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覺抵禦各種不良傾向的侵蝕,時刻警惕糖衣炮彈的襲擊,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永葆共產黨員本色。大量案例警示我們,領導幹部一旦腐敗墮落,不僅黨和人民的事業受到損害,而且個人必然身敗名裂,家人也會蒙羞受侮,人生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家庭賬、親情賬、自由賬、健康賬都將喪失殆盡,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處理好四種關係,用好手中的權力,搞好廉政建設,既是一個理論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行動問題;既需要學到、悟到,更需要在工作中做到。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緊緊圍繞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這個核心問題,加強理論學習,強化黨性意識和公仆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和思想道德境界,真正為人民群眾掌好權、用好權。
作者單位:北京鐵路局邯鄲工務段
(責編/朱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