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風不是小事情(1 / 2)

黨建時空

作者:王錦棟 張誌深

文風一直是一個備受世人關注的問題。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文風問題,因為文風與黨風關係十分緊密,而黨的作風如何,又是直接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今年5月,習近平同誌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要求:全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努力養成並大力弘揚“短、實、新”的好文風。

文風問題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其文風不僅關係個人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反映黨風、政風,影響社會風氣。正如習近平講話中指出的,“文風不正,嚴重影響真抓實幹、影響工作成效,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耽誤實際矛盾和問題的研究解決。不良文風蔓延開來,損害黨的威信,導致幹部脫離群眾,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失去感召力、親和力。”

文風是領導幹部工作作風的直接表現,從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中,就能反映出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以及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改善文風有利於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有利於改善領導幹部和黨政機關形象,有利於推動和加深黨群、幹群關係。文風與作風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密不可分。作風硬則文風強,文風實則作風正。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是黨風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改進文風對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現實中,一些地方和一些黨政機關中嚴重存在著文風不正的問題。有些總結、報告等文件,領導講話,以及一些理論文章中,都普遍存在著長、空、假的現象。某些領導幹部隻會講上級講過的話、講別人講過的話,就是不會講自己的話,不會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話;還有一些領導幹部過分追求華麗辭藻、賣弄“文采”,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顯示自己的文化和水平。更有甚者,竟然把樸實的語言、群眾的語言與“沒文化”、“沒教養”畫上等號,這在思想意識上就出現了誤區。

文風的好壞絕不單純是寫文章、講話的風格問題,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對群眾的態度與感情。對共產黨人來說,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是根本的政治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民群眾是通過文風洞悉黨風,通過文風看待黨風,進而理解認識學習、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文風代表一個人的思想境界,也體現一個人的學養素質。講話、寫文章,一定要有群眾觀點。沒有話,就不要“硬擠”,好像不講就顯示不出自己的存在;沒有新東西,就不要“再補充兩句”,好像不講就對不起聽眾;沒有真實的思想、跳動的脈搏、充實的生活,就不要隻去追求文字的張揚、詞語的飛動、排比的聲勢,好像不加工“美容”一番,就贏不來眼球、動不了人心似的。許多人在報刊發表文章,要麼是故弄玄虛,要麼是一些套話……這裏麵更多的原因是自己的知識能力不足。因此改進文風需要以深厚的知識修養為支撐,用博學多思錘煉語言。

切實改進文風首先要從領導做起,層層帶動。好文風既是抓出來的,更是領導帶出來的,倡導優良文風必須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做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亙古常理。改進文風也必須從上做起,從領導幹部做起。領導幹部要自覺行動,層層帶動,提高思想水平、學習能力;要努力克服文山會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要營造寬鬆的輿論環境,讓人敢說話、說真話、說新話;要改進幹部政績評價體係,避免“會幹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編的”。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延安整風的精神,把改進文風作為對領導幹部的黨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