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尉遲鷹心想還是以攻心為上,又緩緩道:“再者說,此刻敵軍圍城正緊,銳氣正盛,你冒然出城,先不說能否突出重圍。便是僥天之幸,出圍而走,這失城喪地、陷陛下於危境的罪責,將軍又要如何承擔?一旦陛下還朝,他隻怕也饒不了你。”
這一番話鞭辟入時,軟硬兼施,合情合理,每一句都說到了宇文及心裏。他原是個沒主見的人,直聽得麵色灰白,心想敵軍大兵壓境,不突圍難免身首異處。但若突圍呢,後果又確實如尉遲鷹所說般嚴重,一旦行差踏錯了一步,動輒就是殺頭抄家的大罪。想到這裏,額頭汗水涔涔而下。
尉遲鷹察言觀色,心知自己一番話已將宇文及震懾。但這種事又不能相逼太緊,以免適得其反。當下又安撫道:“宇文將軍,陛下所率大軍距此不過百餘裏,隻要咱們據城死守,堅持數日,陛下得到消息,自會立時發兵來救。那時平陽不但有救,將軍又立下大功,豈不兩全其美。”
宇文及思前想後,終於下定決心,道:“好,既然如此,那就請賢弟修書求援,我在此率軍堅守。”他知尉遲鷹是武帝的心腹,由他修書,比自己可要有效許多。尉遲鷹也明白他的意思,展顏笑道:“對了,這才是上上之策。”
忽一轉念,又想到若自己前去求援,這宇文及又三心二意,則平陽難保,此險絕不可冒,遂道:“這樣吧,我修書一封,選一精細人乘夜混出城,前往報信,至於這守城重任,若宇文將軍不棄,小弟願助一臂之力。”
宇文及話一出口,就有些後悔,但臉既已被自己打腫了,就須硬充胖子充到底。此時聽尉遲鷹自願留下相助守城,心中大喜,道:“如此更好,尉遲將軍文武全材,勇冠三軍,若能相助,何愁敵軍數萬。”
當下兩人分工而行。尉遲鷹回府,修書一封致武帝,詳細談了自己來此經過及平陽近況,恭請武帝速發援軍,確保糧道暢通。料想武帝一看此信,必會派兵前來。宇文及則挑選了一名精明幹練的校尉,牽上一匹好馬,換了北齊軍的服飾,懷揣密信,乘著夜色出城而去。
尉遲鷹修書完畢,親自送那名校尉出城。旋即登上城樓,布置城防。
號令傳出後,全城百姓踴躍而來,搬土運石,忙得不可開交。平陽百姓舊日多為北齊官吏所欺詐壓迫,心甚急尤。而北周軍律森嚴,嚴禁騷撓百姓,毀壞稼穡,已頗得百姓擁戴。一聽北齊大軍圍城,無不心生懼意,紛紛摩拳擦掌,相助周軍守城。更有許多百姓,竟將家中磚瓦、木石都拆卸下來,運上城頭,用作守城器械。尉遲鷹深為感動,命軍中文書詳細記錄,待戰後以原價二倍重重賠償。
如此忙亂了二三個時辰,及至天色微明,城頭已堆滿箭矢、擂木、滾石,又設置了攔阻網、鐵葉板、魚油、硫磺等攻防器物,一隊隊官兵往來巡視,一切都已井井有條。尉遲鷹這才鬆了口氣。
宇文及在旁,見尉遲鷹指揮調度,井然有序,不禁大感慚愧。慚愧之餘,又覺欣慰後怕。若非自己強留他在此留宿一夜,如今還不知會怎樣呢!
宇文及四下裏巡視了一遍,大感滿意。驀地想到:自己從無實戰經驗,將略更非所長。自己代理城守一職,原本是考慮催調糧草軍需,保障大軍所需。如今敵軍突如其來,既然有久經戰陣的尉遲鷹在此,何不索性讓他代理一應軍務,自己從旁協助?
更重要的,尉遲鷹若代理軍務後,守得住那自然最好,日後論功行賞,自己也有一份舉薦讓賢的功勞。反過來說,若平陽失守,自己也可有理由開脫,誰讓主管軍務的是尉遲鷹呢?
想到這裏,宇文及心中暗喜得計。但轉念一想,又覺沒有什麼把握,以尉遲鷹的精明多智,隻怕一眼就可看出自己的真正用心,他若斷然不肯答應,豈不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