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西域有一大國,名為龜茲。其主新聞北周鏟除權奸,武帝親掌大權,正自整軍經武,心下頗為不安。便想探探北周虛實,特命侍郎蘇翰爾達為使臣,隨帶十車金珠和土產,特來朝賀。
武帝新掌大權,便有外邦來賀,心中自然十分喜慰,命禮部妥為接待。但蘇翰爾達卻在朝堂上提出,他從龜茲國帶來一件異寶,乃是一匹罕見的野馬,暴烈力大,行走如風,龜茲國中無人能禦。但如北周能有人降伏此馬,便情願將此馬送給北周。話雖說得十分婉轉得體,但挑畔試探之意卻也顯而易見。
武帝心中十分不快,立命擺駕南苑。率一眾文武百官齊登觀禮台,欲挑選勇士降伏此烈馬,打下這番邦使臣的氣焰,一振國威。
蘇翰爾達胸有成竹,見武帝受激,心中暗暗高興,隨即命令隨從:“將魔鬼帶到校場來。”隨從答應了匆匆離去。不多時,便聽校場外隆隆聲響個不停,煙塵飛揚,大地似也在輕輕顫抖。
武帝和百官又驚又奇,舉目望去,便見八匹駿馬拉著一輛鐵籠車緩緩而來。籠柱均是粗如兒臂的生鐵所鑄。車內一匹高大雄駿的黑馬正在籠中煩燥地來回遊走,不時噅噅嘶鳴,碗口大的鐵蹄踏得鐵籠“哢哢”作響,不是濺出一兩點火花。
蘇翰爾達大聲傳令,將鐵籠車拉至校場一側,此時校場四周都已布下長柵,外圍則是成千上萬的護衛兵將,旌旗飛揚,劍戟如林。數十名龜茲武士持矛守在鐵籠邊,一名馬夫戰戰兢兢上前打開籠子上的鐵鎖,立即跑開,黑馬似乎頗具靈性,見狀立即揚尾擺頭,頂開鐵門,長嘶一聲,奔了出來。
眾人便覺眼前一花,似乎便有一道黑色閃電劃過。待定下神,那匹黑馬已奔至校場中,昂首長嘶,狀極興奮。
武帝凝目細看,隻見此馬高腰長腿,雙耳直豎,胸前健肌如鐵。頸項鬃毛長約盈尺,身姿線條流暢,顯得十分雄駿高大。奔馳之際,更是疾如風煙,宛若龍騰。嘶鳴之聲,清越高昂,又如龍吟,渾身上下,有如墨染,竟無半根雜毛。好一匹西域龍駒!
黑馬久困牢籠,長時未能一展駿足,此刻脫卻束縛,立即奮髯揚蹄,在場中來回疾奔。這校場原是練兵之所,占地廣闊,足可容納數千將士操練。黑馬在場中發力疾馳,煙塵飛揚,眾人隻見那尺許長的馬鬃在滾滾煙塵中高高揚起,益發顯得神駿異常。
眾官無不驚歎,但見塵煙滾滾之中,一團黑色的影子,風馳電掣般縱橫疾奔。看來,若非校場四周均有數丈高的木柵,而場外又是甲士如雲,它早已衝出去了。
北周立國北方,民風淳樸,素以弓馬自傲,無論將軍士卒,均是愛馬如命,更何況這等罕見的龍駒寶馬?一個個直看得眼內噴火,恨不得立時將此馬搶過來,驅使馳騁,方才大暢胸懷。
武帝注目良久,也不禁點頭歎道:“果然是一匹罕見的龍駒。”他雖出身帝王之家,但自幼習學弓馬,愛的便是駿馬良弓。此刻一看此馬剽悍如龍,奔行如風,實在是一匹難得的神駒。雖然此馬野性難馴,但龍馬大都身具烈性,若說龜茲國中無人能禦,恐怕也並非誇大之辭。
龜茲使臣蘇翰爾達在旁,察顏觀色。知道此馬已打動武帝,心中暗喜。他此番出使,用意之一便是暗察北周虛實。龜茲國雖僻處西域,卻也最重勇士,故而想出此法,來試探北周國內是否有什麼奇人異士。
當下蘇翰爾達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此馬乃敝國山林間的野馬。生來便力大無窮,奔行如風。且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性情暴烈無雙。敝國上百名馬師費時一年,方才捕獲此馬。但卻無一人能禦,還有四名馬師因此而喪命,端的是一匹世所罕見的烈馬。”
武帝微微頜首,心忖: 此馬如此神異,自非庸人所能駕馭。隻聽蘇翰爾達續道:“敝國國王心慕大周乃中原大國,國中人材濟濟,情願將此馬進貢,由大周勇士禦之,也令我西域龜茲諸國一開眼界。”
武帝掃了他一眼,立即從蘇翰爾達恭謹的語氣中明白了其中真意: 此馬暴烈力大,奔行如風,要馴服談何容易?若萬一我大周無人能駕馭此馬,豈不令西域諸國都小覷了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