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劉有墨梁超二人再次拿著五十米的皮尺,根據設計圖上房屋的長寬尺寸來在兩條白線上定出了兩個點位,以這兩個點位分別拉出長寬距離在沒有放出白線的位置確定了一個交叉點。
再以這個交叉點為起來與白線上的點位拉伸測量之後,符合了圖紙上長寬的距離,一個房屋四大角的位置就這麼確定下來,最後劉有墨再次拿著鏟子鏟著白灰將另外兩根線放了出來,這樣基礎的挖掘線就確定了下來。
劉有墨做這個可謂是輕車熟路,加上放線不過十分鍾左右的時候就已經確定好了基礎開挖線,這是一般老道的施工員才能做到的程度,如果是新手或者經驗比較淺的施工員在過尺的時候可能就要花掉幾十分鍾,然後四大角的確認還要花費很長時間。
一般設計圖上,基礎圖的線都是中對中的線條,比如一堵牆是二四牆,即二十四公分厚度的牆體,它的中對中就是以十二公分的位置到另外一堵牆十二公分的位置。
實際操作的時候要根據具體選用基礎的模型確定好實際放線位置,比如選用條形基礎,基礎做六二放大腳,即基礎最底端的磚鋪建尺寸是六十二公分,它的中對中就是三十一公分處對應到另外一個基礎線條的三十一公分處。
如果以中對中放線,那麼基礎開挖的時候就需要以基礎開挖線為準額外的挖出線外至少三十一公分才行,這樣對挖掘機師傅的技術就是一個考驗,如果是新手一點的挖掘機師傅很容易出現尺寸的大誤差,造成額外的機械用時影響工作效率。
所以劉有墨在放線的時候根據基礎圖紙直接加上了額外的尺寸,放出了一個大的基礎邊框線,挖掘機師傅就隻需要在這個線框內挖掘到足夠的深度就可以了。
打了個電話通知了一下張經理,告知他基礎框線已經放好,讓挖掘機師傅直接過來工作就可以後,劉有墨在一旁抱著設計圖繼續研究起來。
不多時一輛鬥山110挖掘機轟轟的開了過來,一個幹瘦的小夥子從挖掘機上跳了下來,還沒走近二人先摸出了一包煙掏出了兩根。
(110,是挖掘機的型號,60,80,110等,不同型號的挖掘機功率自然不同,對於這種工地一個110的挖掘機效率利用自然是最高的,雖然挖掘的時候稍微慢點,但是再土方回填的時候其小巧的車型更方便操作。)
劉有墨示意自己不抽煙,梁超則是輕車熟路的結過煙點了起來。
“劉工,這怎麼挖?”
顯然張經理已經告訴過挖掘機師傅劉墨二人的事情。
“直接齊線內開挖就行了,你先挖個一米左右的深度看看,如果挖到持力層就不挖了。對了師傅你貴姓?”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在地基基礎設計時,直接承受基礎荷載的土層稱為持力層,一般建築中持力層指挖掘到岩石或者黃泥巴土的時候,但實際挖掘的時候每個地方的土質情況都不一樣很多地方不容易挖掘到持力層,或者持力層相對較深。)
“免貴,我姓魏,哪我就開動了!”
這挖機師傅也是個急性子,既然知道了怎麼挖了,就急急忙忙的跳上了挖掘機,轟轟的挖掘機開始動了起來。
“老劉,為啥張經理要求最多挖深不超過三米。”
梁超指了指正在挖掘的基礎。
“因為規矩和工程做資料的要求,開挖深度如果超過三米那麼就需要定製專項施工方案,如果挖開深度超過五米那麼就需要組織專家進行安全施工方案論證了,無論那一樣這都是一個麻煩。”
“挖完不讓他們知道不就行了,哪那麼麻煩,我就算挖個五六米,做資料的時候就做兩三米告訴他們挖到持力層不就好了麼?”
“尼古丁已經完全殺死你的腦細胞了麼?”
劉有墨向看白癡一樣看著梁超。
“首先基礎挖好之後要邀請建築設計勘察等部門來驗槽的,等驗槽通過之後才能說繼續修建基礎,別人來驗槽自然就知道你挖深米數,如果基礎挖深三米五米卻沒有做相應的資料和論證,那麼施工方就有麻煩了。”
“而且,你明明挖深三米五米,你卻要隻報二米那麼多挖基礎造成的用工費用誰出?你出還是老板出?如果基礎按設計深度沒有挖到持力層基礎超挖的老板還會讓人專門做基礎超挖的資料和簽證來補貼用功費用,你倒好為了省點事寧願虧本。”
“嘿嘿,我又不是搞房建的自然沒有你懂嘛。”
梁超有些尷尬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