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劉有墨帶著梁超拿著皮尺白灰還有十米長卷尺到了第三棟的規劃土地上,張經理甚至送來了紅外線(確定角度的工具。)
基礎放線是需要過尺的,這個是利用勾股定理確定出一個直角來,現在科技發達可以直接用紅外線角度測量儀來確定角度,但是因為現在還是夏天光線太強烈了,用紅外線打點容易看不清楚,而劉有墨也喜歡用老辦法過尺。
確定了建築物基礎以及周邊附屬占地麵積之後劉有墨還是用五十米的皮尺拉出大概範圍定下樁點。
商品房沒有誌向要求(農村單獨修建房屋的時候會有一個堂屋朝向的講究也被稱之為誌向),隻要和其他建築一同看起來整齊大方就好。
劉有墨以旁邊第二棟商品房的後簷牆為標準定下了自己所負責的第三棟商品房的後牆位置,在留夠兩棟房屋足夠的間距之後開始定商品房的寬度即山牆位置。
劉有墨打下了三個樁,分別繃上兩根紅線(建築裏俗稱廣線,這種線沒有特定的要求結實就好,一般小規模建築用魚線或者風箏線就可以。)在調整下形成了一個看起來和直角差不多的角度,然後再兩根線上分別係上了一個活動線頭。
“老劉,驗多長的角度?”
對於過尺梁超多少也是知道的。
“三四五吧,這個十米的卷尺還不錯不用可以逮十公分,直接量。”
劉有墨看了看手上的卷尺,卷尺上的刻度都還很清晰,顯然張經理送了一個全新的卷尺給劉有墨。
在刻度上逮十公分是指以十公分的位置為零刻度開始測量,在結果刻度上相對推後十公分,這主要是用於一些舊的卷尺刻度不清晰,以便取得更為精準的測量結果。
“來先三米!”
劉有墨拉出卷尺梁超逮著卷尺的另一頭,根據測量結果調整線上活動線頭的位置。
“嗯,好了,穩住繃直不要動。”
劉有墨指示道,在卷尺穩定後調整好了線頭位置。
“四米,繃直不要動!”
劉有墨再次定好一個線頭位置,因為卷尺拉長之後多少會有些弧度,測量時為了崩直卷尺兩人兩端都會用力,在確定兩邊都穩定之後,劉有墨才能更精準的定好線頭位置。
確定好了兩邊線頭位置,根據勾股定理,勾三股四玄五,隻要玄線距離有五米那麼基本可以確定兩線之間的夾角是個直角了。
“四米九七,小了三公分。”
劉有墨看了看卷尺上的刻度,梁超站在後簷牆線位置,他則在山牆線位置。
玄線少了三公分,這意味著兩線之間的夾角並不是直角,還需要調整,如果基礎線直角確定不好,那麼到時候基礎牆體修建出來就會有很大的誤差。
基礎處理好了,後麵修建就會方便很多,讀書學習的時候老師一直再說要掌握基礎,牢固基礎,練舞唱歌技藝等,基礎功底也是由此而來,基礎紮實了牢固穩健,那麼出來的東西差也差不到哪裏去。
看著玄線少了三公分,劉有墨幾乎不用考慮,直接把山牆線向外移動了六公分左右,這個移動就沒有精確測量了,完全是憑個人感覺和經驗,有些人根據玄線誤差一次就可以將角度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有些人卻需要多次調整,當然這個調整還需要根據基礎的具體占地位置來進行。
“來再試試!”
調整好後劉有墨再次發出指示,三米線頭四米線頭的位置都必須重新測量定位一次。
“你抖啥抖,尺直繃直啊!昨晚沒玩到女孩打。飛。機去了嗎?”
定位四米線的時候,卷尺一直抖啊抖的,劉有墨直接罵過去,哪怕他脾氣在好,做事的時候不認真劉有墨就會罵人。
“鬧毛啊,老子點根煙,陪你做這個跟枯燥的。”
梁超才不甘示弱,他知道劉有墨的性格,可是煙癮來了他才顧不了那麼多。
“好了,好了繃直。”
劉有墨皺了皺眉頭,他知道梁超煙癮很大的,自然也不會說什麼。
“嗯,好剛好五米,不錯!”
劉有墨確定了玄線的刻度,滿意的點點頭,這意味著兩線之間的角度基本上來說是直角了,就算有誤差也不回太大。
在基礎放線的時候,因為機械挖掘多少還是會出現誤差,在挖掘前過尺的時候誤差在五個厘,即五毫米之內劉有墨都是允許的,因為基礎挖完之後還有一次精細放線,劉有墨較真的性格會把這個放線過尺控製在兩個厘以內。
基礎放線的時候越精確,誤差越小,那麼以後砌磚的時候過尺就更方便磚牆也會更整齊。
既然兩根線已經通過了過尺形成了直角,劉有墨則拿著鏟子鏟了一鏟子白灰根據繃出的廣線放出了兩條細細白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