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能很好的擺正自己的地位,在對付疾病上,醫生甘心當配角,幫助身體打贏這場與疾病搏鬥的戰爭;西醫遇到慢性病的時候幾乎都是采用‘飲鳩止渴’的方法,飲鳩止渴是諷刺那種隻顧眼前,不顧將來的目光短淺的行為;比如身體有許多排毒的方式,咳嗽、腳氣、腹泄、發熱、嘔吐、青春痘、斑、癬、痔瘡、流汗等,都是身體排毒的自療行為,可是西醫根本不理解人體的這種生理現象,反而采取阻止症狀的方法,進行幹涉身體。”
“咳嗽就吃止咳的藥,發熱了就打退燒針等,這樣一來,身體雖說沒有了症狀,也沒有排毒的痛苦,但是毒並沒有出來,仍然留在身體裏,對對身體造成更多的危害;西方現在出現了一種‘順勢療法’,思維方式就完全相反,理解身體的這種自療行為,並且幫助身體來達到排毒的目的;疼痛是身體向大腦發出的求救信號,這種信號是通過神經來傳導的,西醫的治療方式就是服用相關藥物,大多是麻醉神經的,阻止這種求救信號的傳達,這樣就算是治療了,其實這就是一種欺騙大腦的做法,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先前就說過,身體小的問題,人體根本不會求救於大腦,隻有身體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也就是人體自療係統處於功能衰弱的時候,解決不了問題才會向大腦求救的;安眠藥就是典型的中斷身體向大腦傳達信號的一種藥品,長期服用對身體的損傷是非常大的;中醫特點是整體觀,辯證療法,特點是針對個體進行獨特治療,副作用小,藥物選擇符合自然界的屬性,也就是人工合成的成分少,可以減少擔心因藥物對身體其他機能的傷害;缺點是中醫缺乏科學性,有些理論是無法以科學的方法證明的,門第之見,地區分差,用藥規格不規範,治療一般都需要長時間,並且配合飲食、情緒的調解等,這也是麻煩的事情,對於某些新發疾病,尤其是針對流行病基本上療效很小,而且最主要的是中醫很難培養人才;西醫講究普及教育,之所以傳播極廣,且由於西醫有一整套快速的療程,往往能迅速解決問題問題。”
“西醫的缺點就是副作用太大了,經常用一些藥物很快就會因為搞藥性而失去了作用;病毒在西醫對抗下進化成了超級病毒,在未來很可能成為滅亡人類的主因,再有西醫在外科方麵的優勢最大;中醫是一個整體觀很強的醫療體係,中醫師傅不是幾年學校教育就能速成的,中醫傳統是師徒傳承,就是純正的中醫學院學製也比西醫學院要長,可見培養難度之大;中醫醫療方式是根據具體病情結合天氣,季節,人體其他部分,病人個人習慣和特點,藥物特點等進行綜合治療的方式,是個真正把人當人進行治療的醫學;但由於人構造很複雜,導致中醫理論也很複雜,中醫師傅很難培養,庸醫較多,而且一般中醫藥發展則是依賴一個個醫師本人的努力,如果出了事情,責任也不好轉移,簡單點說吧,不是一個適應市場化的醫療體係。”
“西醫是標準化治療,遇到什麼情況,如何治療,用什麼器械和藥物,編成一本書,學校裏所傳授的治療方法,西醫的醫生也就相當於一個操作員,西醫是靠實驗室研究來獲得技術進步,而臨床的醫生一般隻管怎麼應用好器械和藥品,且向上麵反饋問題就可以了;而這樣的醫學好處是醫生能速成,醫生無論病怎麼樣,隻要按照這規定的方法來治療就可以了,治不好不是醫生的錯,按法責任理歸於是實驗室或者當代醫療水平問題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