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高專《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教學探討(2 / 2)

學生反映實驗課直觀、形象、生動,一些比較抽象、在課堂上不易分析清楚的問題,在實驗課上卻能迎刃而解。例如,壓力控製元件中溢流閥、順序閥和減壓閥的符號相似,而元件外觀基本一樣,很多學生分不清,搞不知道它們的用途。學生通過實驗中親自組裝操作這幾種閥,觀察回路中運動變換,可較容易化解其難點、疑點,加深理解,同時為學生以後學習《機械基礎》等課程做了鋪墊。因此,實驗課讓學生得到一般課堂上得不到的東西,既增加感性認識,又開發想象力。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通過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液壓係統組成的理論知識後,在之後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設計一些工作任務(回路)布置給學生完成,並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解答一些問題。下麵就具體案例介紹實驗教學過程。(車床夾緊、進給液壓係統安裝的實驗步驟)

1.學生每5人一組一台液壓實訓台,按照係統圖上有關液壓圖形符號,讀通液壓係統,了解各液壓元件的名稱、熟悉液壓職能(圖形)符號,選擇合適的液壓控製元件。

2.按上圖將液壓控製元件合理布置並安裝在掛臂式液壓實訓台架上,控製元件布局要合理。注意:(1)要雙手取放元件,安裝動作須輕柔。

(2)元件上下卡件與台架上鋁合金的T形槽內配合固定可靠,防止元件跌落。

3.用帶快速接頭的高壓軟管分別連接各元件,組成實驗用的液壓係統。

注意:(1)各控製元件的閥口布局;

(2)元件上的公插頭與軟管的母插座要連接可靠。

(3)管路連接時需確保液壓泵處於停止狀態,連接好後,需核實是否連接可靠。

4.接好液壓回路之後,重新檢查各快速接頭的連接部分是否連接可靠,最後請教師確認無誤後,方可啟動。

5.實驗完畢,及時關閉各電源開關,整理好實驗器件,放入規定位置,打掃實驗台。

三、開好課堂討論課

要培養高質量人才,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液壓與氣動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主要就是在培養學生集中性思維(即邏輯性思維)的同時,培養發散性思維(即創造性思維)。為此,階段性開展課堂討論課,讓學生討論某些疑難問題,不局限於書本有的、老師講的,廣開思路,各抒己見,大膽辯論,在辯論中發展自己的獨創能力,逐步形成求異思維、求同思維和聯想發明、創造共振與思維變通等創造性思維方式。

在上述實驗中可以布置實驗任務,讓學生積極討論、積極實驗,得出結論,完成實驗報告。

(1)所示的液壓係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各包括哪些元件?各自作用?

(2)所示的液壓係統能完成左缸要求完成可完成的工作循環為“工進—快退—原位停止泵卸荷”,右缸要求完成可完成的工作循環為“快進—快退—原位停止”嗎?若不能實現,那麼如何改進?

若需電磁鐵的電氣控製連接。注意:電氣接線前必須先斷開電源,嚴禁帶電接主線。接線完畢,檢查無誤後方能運行。

(3)該液壓係統由哪些基本回路組成?係統特點?

四、結語

《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教學是一項複雜的、係統性和學術性很強的工作,不僅限於某一個方麵,而是需麵對一係列問題,既要改變所有不利於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又要兼顧教學秩序的穩定和教學質量的保證,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不能一哄而上和追求形式,要有計劃分期分批地組織、試點和實施。廣大教師必須認清並適應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的形勢發展,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觀念,克服教學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樹立信心,堅定信念,潛心研究,大膽探索,並及時總結經驗,逐步建立起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更好地突出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培養社會急需、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殫精竭慮。

參考文獻:

[1]吳萍.高職高專《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考試周刊,2010.6.

[2]中國機械論壇.

[3]液壓與氣動技術網.

本論文本自《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研究校級質量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