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高專《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教學探討(1 / 2)

高職高專《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教學探討

高教高職研究

作者:吳萍

摘 要: 本文針對《液壓與氣動技術》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圍繞高職高專教育重在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的目標,從實驗教學與創新精神兩個方麵進行教學探討闡述,探索能突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職高專教學模式。

關鍵詞: 液壓與氣動 高職教育 實驗教學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高職高專院校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能課,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核心課程。液壓與氣動技術滲透到很多領域,不斷在民用工業、在機床、工程機械、冶金機械、塑料機械、農林機械、汽車、船舶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而且發展成為包括傳動、控製和檢測在內的一門完整的自動化技術。現今,采用液壓傳動的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如發達國家生產的95%的工程機械、90%的數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動線都采用液壓傳動技術。而我國液壓與氣動技術從上世紀60年代才開始發展較快,新產品研製開發和先進國家不差上下,但其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同期發展的日本。

有調查顯示,高職機電類畢業生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機電設備操作、維修、管理工作占60%以上,從事機電產品設計很少。另從企業招聘會上獲悉,企業由於越來越多的工程機械采用液壓傳動技術,缺乏有關技術、維修人員,對其相關技術、維修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顯然,高職學生應著重掌握從事生產第一線工作的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是構建機電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模塊之一,是機電類專業必修的一門職業技術課。

各大專院校在數控、機電、機修等專業中均開設了《液壓與氣動技術》這門技能課。而目前這門課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沒有實踐教學環節。雖然理論教學中大量采用動畫演示,但由於學生缺乏相關實踐經驗和認識,因此學生在學習中仍感到陌生和茫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無法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倍感無奈。

眾多企業因大量工程設備和生產流水線的應用,現有維修人員大都沒有係統學習過液壓知識,因此對液壓維修人員的培訓需求在增加。

基於以上現狀,在開設《液壓與氣動技術》這門職業技術課時,需增設有關實訓內容和實訓條件,緊緊圍繞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目標,牢固樹立“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辯證統一的教育質量觀,加強基礎,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根據液壓與氣動技術模塊原理性和實踐性雙重特點,通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學生在教中學、學中做。根據生產一線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應用型高技能崗位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知識能力的要求,結合職業崗位群的特征,將傳統以知識為主線構建的學科型課程模式,轉變為以能力為主線、以任務引領知識、以生產過程組織教學的職業課程模式。按項目組織教學,通過必要基本技能訓練,學生掌握液壓與氣壓元件、液壓與氣壓基本回路、典型的液壓與氣壓傳動係統工作原理和液壓與氣壓傳動係統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使學生具備對液壓與氣壓傳動係統分析、設計、排除故障的初步能力。教學中將工作任務設計成學習項目,以滿足實際教學需求,同時大力推動相關專業建設工作。

一、突出素質培養,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創新精神

學生學習這門課的普遍反映是:過於抽象和枯燥,液壓符號難以辨識,液壓係統理解難。考慮到高職高專學生本身基本功不高,如果僅使用課堂教學,則遠遠不能滿足學生能力培養需要。因此,應補充部分實驗教學,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寓學於玩,印象深刻,開闊眼界,幫助思維,非常適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我在教學中增加實驗學時比例,實驗課單獨授課,開放實驗室,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融為一體,學中做、做中學。實驗課上,我從演示實驗回路入手,讓學生對液壓技術有直觀認識,增強學習興趣。將液壓係統分解成五大組成部分講解,最後將某個工作回路作為學習項目轉變為動手型,將實驗課堂變成一個讓學生理論與工程實際相聯係的模擬場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習熱情。與此同時,實驗中不斷根據實驗現象提出問題給學生,讓學生分析並在理論上解釋其工作原理,做到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交流協作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