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教學法對兒童英語口語交際的影響(1 / 2)

故事教學法對兒童英語口語交際的影響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駱科花

摘 要: 兒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進行兒童英語教育,會極大地調動兒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可培養他們終身學習英語的習慣。兒童學習英語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兒童英語不同於成人英語,兒童不會將英語轉化成母語在進行理解和記憶,而且兒童較多采用形象思維,這就對兒童英語特別是英語口語交際的教學方法提出要求。故事教學法就是針對兒童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設置的教學方法。本文針對故事教學法對培養兒童英語交際能力的價值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 故事教學法 兒童英語 口語交際 教學價值

引言

英語是一門基礎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學科,也是現在社會進行交流交際的工具。既然是交流的工具,就像漢語一樣,如果不會說、不會表達,就成了“啞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啞巴英語”。兒童期是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兒童對英語有著直觀的感受,不會受思維方式的阻礙。兒童如果掌握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會對其未來的英語學習大有裨益,也會養成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相應的會建立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對兒童未來的長遠發展有積極的意義。故事教學法為實現以上的願景提供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一、故事教學法能夠激發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

兒童較多使用形象思維和感性思維,他們對外界的認識,不是來源於對以往類似事物的回憶和加工,而是直接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這樣的思維方式在學習英語、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方麵有顯著的成效。兒童較多對形象具體的事物和故事感興趣,聽故事是他們興趣的所在,也是集中精力的焦點。在英語口語交際中引入故事教學法,讓兒童在輕鬆愉快的故事氛圍中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成功的一半,是學習成功的一半。兒童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此時他們表現出驚人的形象力和模仿力,也會顯現出不同於成人的獨特表達力,但是他們一般比較好動、注意力難於集中,更會在自由交際時搞小動作、隨意說話,這就需要教師在指導口語交際的過程中注重運用故事教學法抓住兒童的興趣,讓兒童不知不覺地融入故事情境中,積極完成老師交給的口語交際訓練作業。可以在教學設計中,穿插寓言故事或者神話故事,讓學生在故事的氛圍中,發揮想象力: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會怎麼說,然後指導兒童用英語表達出來。

二、故事教學法能夠為兒童提供口語交際的環境

故事教學法就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訓練兒童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一般故事會圍繞幾個主人公和主要的事件展開,這就會自然而然地創設出一種情境,這種情境氛圍加上兒童的想象力,就會成為一種口語交際的環境。教師可以指導兒童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維交流交際。故事教學法使用的故事要易於被兒童理解和接受,隻有他們懂得故事的內容,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故事的再創造,也才能激發用英語表達的熱情。

故事教學法為兒童進行口語交際和口語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老師不必為了創設一個可供兒童英語口語交流的氛圍而煞費苦心,也不必為了組織一場口語交際活動而苦思冥想,隻要有一個合適的故事,運用故事教學法就可以實現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