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趙文進
摘 要: 閱讀在英語學習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閱讀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英語水平的高低。根據教育部新課標的要求,學生在高中時期的英語閱讀量要達到20萬詞以上,充分體現閱讀的重要性。但是高中老師存在閱讀教學經驗不足、缺失對文章背景知識的深入介紹、缺乏現場閱讀技巧的指導;並且學生閱讀方式欠缺、閱讀量不多、很少閱讀。因此針對這種現象,作者結合高中英語新課標改革背景做出策略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新課程改革 閱讀英語 策略研究
一、在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重點研究閱讀的重要性
英語閱讀能力是發展其他英語語言技能的基礎和前提,閱讀背誦是培養學生語感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讀得多了,慢慢積累,語感就會慢慢產生。有了好的語感,才能克服英漢句子的差異,才能擁有純正地道的英語發音。閱讀可以擴大詞彙量,詞彙是英語的基本單位,拋開詞彙來學英語,就像海市蜃樓一樣不切實際,因為詞彙是學習英語的基礎,隻有掌握一定的詞彙量,才能培養和提升英語聽、說、讀、寫的技能。閱讀是真正打開英語學習大門的金鑰匙,這些方麵都反映了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時代性、發展性和可行性。
二、現階段高中英語閱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很多人認為,高中英語教學是“高投入,低產出”的模式,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雖然教師對新課程改革有著極大熱情,但是在教學觀念和教學能力方麵存在問題。有些教師不能完全適應新教材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思想還保留著以前的觀念。上課時,部分教師把重點放在語言技巧訓練上,留給學生閱讀訓練的時間相對較少。學習上,學生常常處於被動地位,灌輸多於練習,結果多於過程,而知識點統一規劃,忽視學生個體差異。
2.有些教師在教學水平、文化素質和技巧語言等方麵還有待提高。部分教師上課語音不準確,語法錯誤多,以至於學生對其興趣欠缺,學習氣氛欠佳。
3.有些教師對新教材模式、方法和教學思路掌握不準,沒有完全適應新課標的教學方法,還沒有建立新的教學模式。
4.部分教師理論和實踐沒有很好地結合,教學思想沒有很好地轉換,隻知道一味上課,不知道進行自我反思。
5.學生缺乏自製力、自主完成能力,大多數對英語缺乏積極性,不知道英語的重要性,方法不多,不努力學,結果學不好。
三、教學方法策略的研究
傳統英語教學隻是機械地灌輸以應對高考,阻礙學生思維發散,以至於學生學習英語困難。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方法重點在於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創造一些新思維,精選一些有意思的閱讀文章,如一些故事、有意思的名人名言、明星名人的事跡等,讓學生有意識地閱讀。
老師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既能從宏觀上把握書本的結構體係、編排意圖、教學方法,又能從微觀角度入手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製訂詳細、全麵的能力培養方案,落實具體而雜亂的語音、詞彙、短語、句式結構和段落篇章結構等基礎知識。要想在備課中做到宏觀和微觀的統一,兼顧教學方法和具體語言語法知識的有機結合,需要教師長時期實踐與探索。高中英語教師的備課可分為整體把握教材、單元備課、課時教案編寫、教學反思四個方麵,每個方麵又包含若幹個步驟。1.記錄好教學劄記、寫好教後感,以便查缺補漏,有利於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藝術與教學效率。寫好教後感,教師可以在其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和缺陷,在自我反思過程中逐漸提高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的英語教學風格。2.提煉和整理教學反思,撰寫教研的教學論文。在教學劄記和教後感的基礎上,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有共性的教育教學現象,加以分析和總結,以便撰寫論文。我認為以上四個層次及若幹個步驟是一個以小見大的過程,是高中英語教師應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