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學生每時每刻都在注視著教師的言行舉止,他們沒有受過像教師那樣的嚴格監督,也沒有其他人對學生的心靈產生過如教師那樣的深遠影響。教師應當做到事事、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做到為人師表。
2.語言交流。因為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語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在評價學生的表達中,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在參與學生的活動中,教師嚴格注意如何使用好語言。教師必須提高語言修養,把握好用詞的分寸。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具有教育性、啟發性、簡練性和幽默性等。
3.以身作則。因為身教重於言教,學生都是從教師的行為中接受熏染和啟迪的,教師所表現出的道德麵貌,既是學生認識社會,認識問題,認識人與人關係的一麵鏡子,又是學生道德品質成長的最直觀、最生動的榜樣。例如在學生麵前講髒話,隨地吐痰,衣衫不整,遲到早退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在校時間大部分都是和老師在一起,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看在眼裏,對於學生來說,老師就是他們的一麵鏡子。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為,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4.勇於承認錯誤。因為“人無完人”,教師不可能不犯錯誤,教師更要“每日三省吾身”,經常檢查自己,一旦出現過失,就要敢於承認,有錯必改,取得學生的諒解和信任。不能否認某些教師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收斂錢財,玷汙了教師的聲譽,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負麵影響。
四、關愛學生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不懂得關愛學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聖殿”。比如脾氣不好的、沒耐心的就不能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因為學生離開父母來到學校,老師就是他們的父母,必須關心有愛學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在教學生活中,總會碰到這樣的學生:倔強、不聽話、不愛學習。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熱愛、關心、幫助和信任。事實表明,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教師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會和你走得更近,把你當成親人,好朋友。如何關愛學生,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1.心理上。我時常發現學生中存在這樣一些問題,有很多學生的心理、想法並不直接暴露出來,而是顯得很沉默,不怎麼說話,不和同學溝通,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因為除了父母外,教師是學生相處時間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在教學過程中,就有這種情況,上課讓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可是他站起來卻不說話,你怎麼問他都不說,像這種學生就要主動和他溝通交流,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這樣有助於課堂上師生的互動。
2.生活上。離開父母難免有生活上的困難,老師要擔當責任,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夠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生病沒人照顧,或者是由於特別原因缺錢卻又不好意思和家人說時,或是其他不好意思開口的問題,等等。總之,隻要是生活上需要我們幫助的力所能及的,我們就要做,這是我們的職責。
3.學習上。教師最主要的是要傳授知識給學生,讓學生學到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多注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做到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興趣,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流思想。如果有人因病缺課,她就盡力爭取時間補課,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在講解知識時要循循善誘,要有耐心,不可以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要多鼓勵,這樣他們的學習成績才會有所提高,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結語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中職教師應該具備較高的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從道德的高度嚴格要求自己,做真正有職業道德的老師,獻身教育,愛崗敬業,以人為本,關愛學生,刻苦鑽研,開拓創新,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職教師。
參考文獻:
[1]教師職業道德.
[2]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
[3]新背景教師人文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