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如何在高中曆史教學中推行教學改革
教改研究
作者:郝倩
摘 要: 高中曆史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僅是教師的事情,更關係到人才的培養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高中曆史教學中,存在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這些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不利於高中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必須進行有效變革。作者作為一名高中曆史教師,特別關注新課程改革的動向和教育教學的發展變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嚐試和探索。
關鍵詞: 高中曆史 教學改革 教學效果 培養興趣
近年來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全社會和家長都在呼籲素質教育。對於傳統教育教學,無論是教育教學理論,還是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都存在要求變革的聲音。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高中曆史教育教學中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僅是教師的事情,更關係到人才的培養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高中曆史教學中,存在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這些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不利於高中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必須進行有效變革。我作為一名高中曆史教師,特別關注新課程改革的動向和教育教學的發展變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積極的嚐試和探索。在新課程改革的嚐試中有許多失敗,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下麵我就在高中曆史教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談談認識,希望對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改革有所幫助和借鑒。
一、高中曆史教學推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直以來高中曆史學科一直被當做“副科”來對待,高中曆史在高中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一直不高,正是這樣的定位導致家長和高中生都不太重視,高中生的學習時間無法保證。尤其是一些高中生對高中曆史課存在偏見,認為曆史課就是簡單的記憶背誦,隻需要高中生多記多背,並不需要培養怎樣的能力。長期如此勢必使得高中曆史教學陷入重知識輕能力的誤區,嚴重影響高中生的學習效果和高中生的能力培養。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高中曆史教學中要想強化教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就必須解除傳統的認識和教育教學理念的束縛,高中曆史教育教學不僅要教給高中生知識,更要培養高中生的能力和正確的曆史觀念,教師有義務把高中曆史教學引導到培養高中生的整體素質的軌道上。
高中曆史教學必然要麵向高考,高中曆史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不比其他科目少,對於高考來說,各門科目對高考的重要性是一樣的。曆史教學不僅要著眼於高中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讓高中生認識到高中曆史學科的重要性。高中曆史學科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高中的高考成績上,更體現在高中生學會用曆史的觀點觀察和理解現實中的問題,實現對未來的正確把握上。所以,在高中曆史教學中存在的對高中曆史學習的錯誤認知,需要教師進行有效改變,扭轉人們對曆史的錯誤看法,讓所有高中生都重視高中曆史學習。教學要與時俱進,博古通今,讓高中生對曆史的知識形成完整的了解,並在教育教學中注重高中生能力的培養。對於培養高中生的能力方麵,傳統教學顯得捉襟見肘。因為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注重的是知識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絕對權威性阻礙了高中生的自主學習和高中生能力發展的需要,導致高中生在課堂教學中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長期處於這樣的學習環境下,高中生養成了等、靠、要的習慣,教師的包辦代替更是不利於高中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麵對新時期社會對高中生的能力的需要和教育教學對培養高中生能力的高要求,傳統教學隻有進行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教育教學要為社會的發展服務。時代的發展呼喚新課程改革,傳統教學需要進行有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