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讀《考試說明》,提高寫作能力(1 / 2)

解讀《考試說明》,提高寫作能力

考試研究

作者:吳雲

摘 要: 寫作在高考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考試說明》及評分標準的解讀對英語寫作的提高有指導性作用。其中,內容要點、應用詞彙和語法結構的數量和準確性、上下文的連貫性及語言的得體性這三點不僅是高考英語寫作的評分要求,而且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切入點。據此,文章分析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關鍵詞: 高中英語寫作 《考試說明》 評分標準

寫作不僅是語言輸出的有效手段之一,更是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體現。然而,受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成果教學法的影響,學生寫作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草草下筆,而教師由於受時間和課時的製約,也是匆匆批改。這樣的寫作任務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教師的寫作教學水平均無益處。在英語高考中,寫作比重不僅日益增大,而且要求大幅提高,然而,寫作卻逐漸成為製約學生得分的瓶頸和教師教學中的“老大難”。

麵對這一情形,考生應從哪些方麵著手來提高寫作水平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寫作在《考試說明》中的含義。高考中的寫作,即書麵表達,著重考查考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與技能來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能力,以書麵的形式進行信息溝通、再現生活經曆、描述周圍事物、發表意見和觀點。書麵表達對考生的要求如下: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覆蓋所有內容要點;注意句型和詞彙的多樣化;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有效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語言規範。此外,書寫時還要注意大小寫及書寫工整。

其次,從高考英語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出,高考作文按5個檔次給分。評分時,先根據文章的內容和語言初步確定其所屬檔次,然後以該檔次的具體要求來衡量,確定或調整檔次,最後給分。評分時注意的主要內容為:內容要點、應用詞彙和語法結構的數量和準確性、上下文的連貫性及語言的得體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內容要點、應用詞彙和語法結構的數量和準確性、上下文的連貫性及語言的得體性,不僅是寫作更是評分的基本要求。因此,掌握好這三點對於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有重要意義。

那麼學生在這三方麵都存在哪些不足呢?

首先,很多同學在寫作時常常處於冥思苦想卻無從下筆的尷尬境地,要麼是三言兩語,詞彙單一內容貧乏;要麼是拚湊諺語,套用“萬能模板”;要麼則是對要點的簡單翻譯,行文缺乏連貫。這樣的文章內容空洞語言蒼白,得分肯定不高。

其次,很多學生存在詞彙貧乏、用詞單一,以及用詞不當甚至拚寫錯誤的現象。這說明學生的基礎較差,對單詞掌握不夠牢固。因為許多學生平日隻是粗略地記住大概含義,沒有進一步進行對比斟酌詞行、詞義及詞性,所以,寫作時很難找到同義詞或反義詞來變化表達方式。此外,語法錯誤也是學生作文錯誤的主要表現,具體表現為時態混亂,缺少句子成分或者句式雜糅。

再次,很多學生缺乏語篇整體意識。學生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寫作過程中隻是按照漢語生硬地翻譯要點。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缺乏有效的連接成分,使得行文不連貫,也就是不用任何連接機製來使得全文邏輯連貫。有的同學在使用連接成分時存在一些問題,如:使用的連接成分缺乏多樣性,全篇都是and,but,so,because;或者在不恰當的地方使用連接詞;甚至有些同學對連接詞本身存在記錯的現象,如:on the one hand記成in the one hand,last but not least記成the last but not least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文章的邏輯連貫性,使得行文結構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