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不透的“校服經濟學”?(1 / 1)

一提到校服,你會想到什麼?是款式土得掉渣,還是寬大的如“麵口袋”?校服作為校園內的“硬時尚”,本應以青春見證美、以活力彰顯靚,但卻陷入了與父輩“同款”的窘境,成為“土”和“low”的代言人。

一套校服從設計、選定、製造和訂購,之所以顯得“水”很深,根源是其決策者、購買者與使用者的分離,這讓校服產業區別於多數服裝品類,雖然市場規模巨大,但“性價比”普遍不高。

那麼,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該如何調動企業做校服的積極性?撇開利益驅動本身不談,追本溯源、剝開校服層層產業鏈背後的疑惑與糾結,明確校服對未來消費者審美取向的重要影響,這些或許才是拯救“麵口袋”的唯一道路。(黃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