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元化轉型
多元化又稱多角化,是指企業同時經營兩種以上基本經濟用途不同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種發展戰略。多元化經營是企業增加收益機會,減少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之一。過分倚重廣告的單一化收入格局使中國傳統傳媒業具有極高的市場風險,另外,廣告占一個國家GDP的百分比是有限的,一般在3%左右,盡管目前我國廣告市場還有相當大的潛力,但在眾多的競爭者爭奪之下,早晚會出現飽和。多元化戰略是中國傳統媒體突破單一化收入格局,尋求產業長久發展之道的必然選擇。
其實,當代世界傳媒業正在走向“大傳媒”產業,運作以傳媒產品為主,包括跨媒介、音像出版、網絡播放權等,再衍生出如主題公園、書籍玩具等後傳媒產品。時代華納、迪士尼等媒體巨頭的發展,正是通過以傳媒產品為核心的大傳媒產業鏈的縱向和橫向整合,逐漸形成跨領域、跨行業、跨媒介、跨地區的綜合傳媒集團。中國要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大傳媒”產業,必須建構傳媒產業的商業運營新模式,重視塑造品牌及產業鏈,真正提高我國傳媒整合產業價值鏈的能力。
目前中國傳媒多元化經營主要采取兼並、收購、控股等方式進行,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跨行業、跨地區、跨媒體經營來拓寬延伸現有產業價值鏈。隨著產業價值鏈的拓寬延伸,尤其是後傳媒產品的開發,傳媒業的盈利模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其中,遊戲、影視等都是傳媒業可以拓展的領域。
3、提高傳統媒體核心競爭力,注重品牌等非財富資本的經營
核心競爭力直接關係到傳媒的生存與發展,在傳統媒體數字化和多元化轉型過程中,提高核心競爭力始終是關鍵。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它有著強大的內容製作能力和較高的社會公信力,在經濟危機和新媒體的雙重夾擊下,隻有把傳統媒體的這種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才有可能保住傳統媒體現有的資源,引領傳統媒體走出危機。而在多元化轉型過程中,傳統媒體也應對自身優勢和特長了然於心,而不能盲目擴張,不能搞“泛多元化”,不然不但不能分散風險,反而會給自己增加包袱。
在打造傳媒核心競爭力過程當中,尤其要重視品牌等非財富資本的經營,而這恰恰是中國傳媒業長期以來比較忽視的問題。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競爭、產品的競爭最終體現為品牌的競爭。中國傳媒業這些年一直在進行品牌建設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湧現出了一些知名品牌。但從整體而言,中國傳媒品牌的實力仍然很弱,至今我們都還沒有世界知名的傳媒品牌。在同質化競爭日益突出的今天,品牌戰略理應成為傳媒總體發展戰略的核心。
經濟危機惡化了中國傳統媒體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中國傳統媒體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境,但真正製約中國傳統媒體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與矛盾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經濟危機隻是讓問題和矛盾更明顯、更突出,中國傳統媒體應該抓住這一曆史機遇,成功地實現數字化和多元化轉型,在此過程中,核心競爭力始終是個關鍵。
參考文獻
①②藺玉紅,《報業轉型 是麵對全球經濟危機下唯一抉擇》,《光明日報》2009年4月20日
③陳剛,《經濟危機下傳媒發展的破局策略》,《新聞與寫作》,2009年第2期
④李乾韜,《美國報業破產警示:報紙廣告年增速僅3%》,《南方都市報》,2009年1月20日
(作者: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8級博士研究生,湖北大學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新聞傳播實務研究)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