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人代言汽車廣告形式創新
早期的名人代言汽車廣告形式多為名人單獨代言(即在一個廣告中出現一位明星)。
近兩年來,汽車廣告中開始采用名人聯合代言,即在一個廣告中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人來共同代言,力求通過疊加的名人影響力來強化品牌廣告的效果。如陳坤和袁泉代言威馳、周傑倫和莫文蔚代言雅力士、陶喆和張靚穎代言新思域。
二、名人代言汽車廣告盛行的原因
近兩年的汽車廣告為什麼盛行名人代言呢?筆者從消費者、廣告主和代言人的角度考量,認為原因如下:
1、消費者結構、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發生了改變
General Motors數據顯示,2009年1月份中國消費者購買了79萬輛汽車。Autodate Crop.指出中國2009年汽車銷量已連續三個月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從這些機構的官方數據中我們看到,中國消費者的汽車消費能力突飛猛進。巨大的消費空間勢必受到汽車企業的注意,從而想盡辦法吸引消費者來關注自己的產品。
目前,“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中國最有消費能力的群體,他們大多有著偶像崇拜情結。此外,汽車對於他們而言已不僅僅隻是代步的工具,它早已隸屬於時尚消費陣營。而引領時尚的明星們在這一點上與汽車消費心理契合,他們的偶像作用能對消費者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2、汽車企業隨市場環境變化進行營銷策略調整
從價格戰到車型戰,汽車企業的戰爭越演越烈。當靠出新車和降價吸引人們眼球不再奏效的時候,采用名人代言吸引公眾的營銷方式適時產生。2008年的一項消費者調查發現,60%的消費者購車時會考慮品牌,比2000年的隻有26%的調查結果有了大幅的提升。名人在塑造品牌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微妙的角色,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開始與各種名人掛鉤,借助其光環效應來推動產品的形象、促進產品的銷量。
3、代言人與汽車廣告的內在契合性
麥克奎根(McCracken)提出的意義遷移理論認為,每一個名人代表著一係列獨特的意義,如果良好地運用這種意義,它可以遷移到所代言的產品中去。他還認為消費者購買產品不僅僅是追求產品的功能價值,同時追求產品的文化和象征意義,最典型的具有這種特征的產品是可以顯示社會地位的產品④。在我國,汽車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彰顯消費者身份的象征。
除了汽車廣告對名人代言有需求之外,名人自身的需求也是推動其參與汽車代言的原因。汽車廣告是一種大眾傳播,名人代言汽車廣告能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同時在給汽車代言時名人還能獲得不菲的經濟收入。
三、名人代言汽車廣告的效果
根據Millward Brown(全球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在廣告中使用明星的比例在全球排第三位,僅次於日本和韓國。廣告主鍾情於名人代言,是企業針對市場所采用的一種高風險性、高回報率的競爭策略,目的就是想借助名人效應獲得良好的廣告效果。
那麼名人代言汽車廣告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1、名人代言確實能吸引眼球
根據新浪網調查顯示,18歲以上消費者都比較關注名人代言汽車品牌(見下圖)⑤。
2、名人代言對汽車品牌提升不大
同樣根據新浪網調查,18歲以上消費者大多認為名人代言能提升產品的知名度,但對品牌形象影響不大(見下圖)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