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去的路上,估計過不了多會兒就能到了!巴府的大門還沒失守,希望那宋將軍可以不負了鎮北將軍的名號!”王元天似是對那宋辰天還是有所不滿的樣子。
接著,向隆問起了袁峰子:“瘋子,我交代你的事情,可辦得順利?”
袁峰子一臉樂嗬:“很順利!大家夥兒知道了是你親自求大家幫忙,都擠著來捐呢!”
“捐?捐什麼?”華濛在一旁聽著很是好奇。
隻見那袁峰子一臉得意:“捐糧!”
這一句,聽得在場的人都頗感驚訝。“要知道,我這兄弟在饑荒之時可是費了大力氣從各處找的糧食支援災區,現在災區已經不是災區了,還正好是豐收之時。大家夥兒知道了邊防事正吃緊,都自願捐出糧草來貢獻給軍隊呢!”
“太好了,這就太好了!”向隆喜出望外,“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果然,善待民眾必會有後福可報!事不宜遲,趕快將糧草運去巴府吧!”
“不用你說,早就去了!而且因為糧草充分,特意也往這裏運了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有了備糧,向隆心中算是其中一塊大石落了地。可是,那巴府的局勢實在讓人憂心,他還是想親自去一次。
那華濛的弟子學生們已經陸陸續續地聚集一堂。他們有一大半是居住在邊城之中,也有的是聽說了華濛近期的動向正巧想找他一聚的,誰曾想到竟然遇上了如此大事。
也就是在這群人之中,帶來了讓所有人都驚訝不已的新消息。
“華先生……實不相瞞,其實我們才快馬從那巴府離開到了這圖林,那裏或許已是守不住了!”華濛的一個弟子哭喪著臉說道,“我有不少在那兒駐軍的朋友,有些個回到城裏到處喊,讓我們馬上離開巴府……他們之中,有不少還是身負重傷而回來相告的!”
“這戰場上的士兵,怎麼會退回到城內呢?”向隆疑惑。那人回道說:“說是特意讓他們回來報信的,同時也是給其他駐軍報信準備堵住巴府去往其他城鎮的道路。有不少民間義士自發組成了隊伍,守在了各個路口,準備與菲羅軍隊決一死戰呢!”
向隆頓覺心中沉重不已。接著,回過頭來對王元天說道:“王大哥,可否親自去一回巴府?無論戰事如何,起碼,以你的身手,多砍幾個敵軍是幾個!”
“成!我還帶了些許兄弟一起前來,他們都在城門口候著呢,我這就去支援巴府,順便看看那三十萬援軍是不是到了!”說罷,王元天就飛奔了出去。
一旁,兩個將士肩扛著向隆沒有隨身帶出的黑金偃月刀交給了他。他握住那偃月刀,舉過頭頂,震天一呼:“此次抗擊菲羅,誓死保衛家園!”
眾人同呼。那華濛的一眾學生們,雖然多非武將,但也是人才濟濟。他們都各自去奔相走告,集結民間有能之士聚集到一起,成為民兵軍隊,並且協助邊城百姓離開這是非之地。
或應該是混亂不堪的場景,但卻未發生在圖林城中。一切都井然有序,大家都沉穩地做著準備。一波又一波聽聞了邊疆告急之情的義士們聚集了起來,與離開城裏的百姓互相交替,成了圖林城中的新駐民。
向隆則依舊以何隆自稱,與幾位好友一同給民兵義士們分配了隊伍與職責。有了先前義軍起義之事的經驗,他們組織起軍隊來也是遊刃有餘。
隻是,圖林城中再安好,也抵不過那巴府的淪陷。
不錯,巴府始終是淪陷了。王元天帶著一幹人也斬殺了不少敵將,而那三十萬援軍也隻能做到將菲羅攻城軍阻擋在巴府城內,不讓他們再延伸致其它地方。
菲羅國的將軍見狀,便打算改變攻擊路徑。果不其然地,圖林成了他們的第二攻擊目標。
隻是,那巴府中百姓還有許多未曾逃出城外,被菲羅軍人逐一抓了起來,拴在了一起,如同趕羊群一樣一同將他們帶到了以王元天為首的三十萬援軍麵前。
“幸國的士兵們,你們且看好了!”那菲羅國前鋒用流利的幸國話語呼喊著。也就在他的話音落下之後,喪心病狂的一幕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