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等等!”
理清思路之後,大家都決定暫時認為這裏就是天池,一會水域飽滿之後,找宮女房便是。
“宮女房,怎麼找?”
“天池裏有個宮女圖,找到那張圖,這是最主動最快捷的方式!”
“不是打雷天嗎?難道不是要等有雷?”
“可以等,但是進不去,打雷天我們隻會遠遠的看到這個宮女房,但進不去,要想進去,隻能通過找到天池中的宮女圖!”
“上一次,你來天池,是不是就是老爺子啟汙寶的那次?”
我問這話的時候,看了一眼雯雯,還有二叔,因為雯雯對於我們魃陰匠的事情,我是很忐忑的,她早晚都要知道,知道的詳細,可是,我,我很矛盾。
“這個,嗬嗬,我不能說!”齋子突然很正經的口氣,還看了老爺子一眼,老爺子麵無表情。
許是為了打消我的一些疑惑,齋子又開始扯淡了,“這個天池,我曾經去過長白山天池,那叫一個美,說起這長白山天池,那可是有來頭的!”
水域暫時沒有飽滿,我們幾個等的時候,也都很是樂意聽齋子扯淡打發時間。
“在遠古時期,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自16世紀以來它又爆發了3次,當火山爆發噴射出大量熔岩之後,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在的天池。而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物質則堆積在火山口周圍,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9座在我國境內。這9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而記載天池水“冬無冰,夏無萍”,夏無萍是真,冬無冰卻不盡然,冬季冰層一般厚一米多,且結冰期長達六、七個月。不過,天池內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隆冬時節熱氣騰騰,冰消雪融,所以當地人將天池叫溫涼泊。”
“聽起來真是好地方呢!”
“恩,有機會我們再去一趟,長白山古時稱為不鹹山、“太白山”,清朝時滿族人稱之為 “白頭山”,最早記錄我國東北長白山的史籍是戰國和西漢初成書的地理書《山海經?大荒北經》。書中稱:“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肅慎是東北的古老民族,活動在今延邊和綏芬河一帶。《後漢書?東夷傳》和《晉書?四夷傳》皆有“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鹹山北”的記載。而這個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曆史,可以上溯到最早也隻有4000多年。在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慎慎、沃沮、扶餘、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托在這裏,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鹹山(即神仙山)。所以,民間有句話,一生不去藏北是遺憾,一生不去神仙山妄在世間走一遭!”
“被稱為神仙山,那一定是塞神仙一般了!”
“這長白山的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天池水中原本無任何生物,但近幾年,天池中出現一種冷水魚——虹鱒魚,此魚生長緩慢,肉質鮮美,吃上一口簡直就飄飄然了,隻是,這魚,我也沒吃過,難啊!”
“長白山天池有水怪!”二叔冷不丁的冒出來一句。
“那東西,肯定有,我還見過呢,不過比起水怪,長白山有個事情還真是奇觀,12年的時候,長白山天池出現“佛光”奇觀,佛光成七彩,斑斕如日珥,在佛光的映襯下,超凡脫俗,隨著太陽的升起,佛光漸漸的退去最後消失殆盡,那次佛光據說持續將近一刻鍾。”
“佛光是什麼?”
“佛光也叫日暈,是陽光將人影投射到的雲彩之上,出現人影在環狀彩虹之中的景象。“佛光”的出現要有陽光、地形和雲海等眾多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佛光”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自然物理現象,隻有“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欣賞到罕見的“佛光”!是天象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