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文化:傳媒娛樂股受熱捧(3 / 3)

風險提示:電視劇行業增速下滑;電影投產不達預期;外延擴張進展低於預期。

山西證券:我們看好公司在新的行業政策背景下優化業務結構,在電視劇、電影和電視劇欄目布局的全內容矩陣,並通過外延式並購拓展媒體渠道。此外,公司在網遊IP資源、3D 製作技術等方麵開展對外合作,提升公司競爭力。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作品審查風險;“一劇兩星”行業風險;並購審批及整合風險。

高管訪談

記者:新文化於2012年7月在創業板上市,這也是上海首家上市的影視製作公司。上市帶來了哪些變化,哪些機遇?

楊震華(董事長):對於我們來說,上市,隻是另一個起點。我們比較早地意識到,中國影視業會迎來一個更大規模的發展,小而散的影視公司將被市場淘汰。因為隨著拍攝成本的增加,市場允許影視公司出錯的幾率已越來越小,對產品的前期研發要求越來越高。

在上市之前,新文化公司出品的電視劇多以中等規模投入為主,這些商業題材為主的電視劇訴求也比較明確:以中等投入換取黃金檔高收視率的性價比。上市後,追求的東西肯定變了。我們要做有影響力的精品。

記者:影視製作公司遍地開花,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對於100%的發行成功率,新文化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

楊震華:沒有什麼題材是找不到市場的,即便是重複的、雷同的題材,關鍵看你怎麼做。2013年,新文化公司發行的《獨生子女的婆婆媽媽》在北京衛視開年首播取得佳績;《愛在春天》、《那金花和她的女婿們》在湖南衛視播出,是同時段電視劇收視冠軍;家庭倫理劇《同在屋簷下》在貴州衛視、江西衛視聯合上星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再往前推,包括新文化的經典女性係列劇《徽娘·宛心》、《繡娘·蘭馨》以及《亮劍之鐵血軍魂》、《刁蠻俏禦醫》等風格多元化的電視劇也都是近年來的收視贏家。

內容經濟是傳媒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傳媒之所以成為產業經濟並形成經濟價值,是因為有受眾所需的內容市場,因而能驅動內容市場的生產,隨之才有內容供應商生存的土壤。新文化公司出品的《一代梟雄》是2014年的開年大劇,登陸東方、江蘇、浙江、天津4家衛視。在衛視收視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能夠在開年大劇的血拚中殺出重圍的,隻有一條法則——內容為王。

記者:新文化所在的行業屬於受國家政策調整比較大的行業,新文化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

楊震華:再有名的藝術家,再好的本子,也要經過一個環環緊扣的審核流程圈。隻有每個環節“考試及格”,才能進入操作層麵。中國電視劇年產量超過1.5萬集,但黃金檔的需求不到一半,這說明電視劇生產仍處於粗放型階段。作為內容運營商,必須創新模式,讓公司能夠有效實現全流程的控製和整合,確保產品市場化的方向,使得公司在選題把握、資源整合、財務風險控製等方麵更有保障,從而形成穩定、高效、成本可控的業務模式。全流程審核過程,看上去,似乎不少部門對內容都有了“指手畫腳”的權力,但事實上,一旦通過審核的內容反而有了更能“放開手腳”的創作空間。我們需要一個機製,這個機製最終的目的是專業化,讓做商業的專心做商業,讓做藝術的專心藝術領域,有效保護藝術創作規律不受商業汙染,同時對內容的產業化有更好的配套服務。無論是哪個時代,哪一種表現形式,文化的生命力始終在於傳承中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