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鳥的生意(2 / 3)

為了研發出大多數人都說好的產品,他的確花了很大的精力,先後與多家飯店的廚師們頻頻切磋,加工配方通過試加工和眾人試品嚐,多次反複之後,終於推出了真空包裝的鴕鳥肉多個係列、品種。同時,鴕鳥肉食品加工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空白。

目前,該公司使鴕鳥產業開發的價值變為更大的使用價值。公司經營銷售鮮鴕鳥蛋、鮮鴕鳥肉、鴕鳥羽毛製品和收藏價值極高的鴕鳥蛋雕刻工藝品;享有非貴則富、精英人士和不同群體的社會各界人士所喜愛的鴕鳥皮革製品等係列產品。

鴕鳥養殖業的錢景

據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專家介紹,鴕鳥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體形最大、最重的一種鳥,原產於非洲荒漠稀樹草原。它是以食草為主、精飼料為輔的飼養鳥類。它具有經濟價值高、生長快、產卵多、易飼養、抗病力強、耐酷熱高溫和耐寒等特點。因此,在世界許多國家被人們廣泛馴養。到20世紀中期,隨著世界鴕鳥養殖業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對鴕鳥的皮、肉、羽毛等綜合開發利用價值的認識不斷提高。

鴕鳥肉屬紅肌肉,外觀像牛肉。其味道如同牛肉,肉質鮮嫩,單位脂肪含量僅為牛肉、豬肉的十分之一,但其鐵、鈣、鋅、硒等的含量均高於一般肉類,還含有2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易消化吸收,含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適合現代人飲食。鴕鳥肉品質優於牛肉,與其他肉類相比脂肪含量極低,對於希望控製體重並避免冠心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鴕鳥肉的膽固醇含量與火雞肉和牛肉的膽固醇含量相當,脂肪含量是牛肉的三分之一,是雞肉的六分之一。鈣含量是牛肉的3倍,是雞肉的7倍。鐵含量是牛肉的5倍,是雞肉的7倍。鋅含量是牛肉的3倍,是雞肉的6倍。

據了解,鴕鳥在歐洲有逐漸代替牛肉的趨勢。其根據是:鴕鳥肉質比牛肉好,而且鴕鳥繁殖速度遠遠快於牛羊。一隻鴕鳥養12-14個月,其體重可達到120千克。一隻雌鴕鳥一年可產60-100枚蛋,每隻雌鴕鳥每年最少可提供30隻幼鳥。可見,鴕鳥的繁殖速度和產肉量是可觀的。還有,鴕鳥是以食草為主的動物,不與人爭糧而且飼養條件很簡單,不像養其他家禽那麼複雜。鴕鳥皮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貴的皮革,經加工後,輕質,柔軟,美觀耐用,並有很好的通透性,在寒冷氣候條件下不變硬,不斷裂,其拉力為牛皮的3-5倍,可製成皮衣、皮帶、皮包等,深受時裝工業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的歡迎,僅美國每年就需要進口鴕鳥皮近10萬張。皮革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原料,皮革製品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品。中國年耗革達6000多萬張(約1.7億平方米),如果中國達到年宰鴕鳥650萬隻時,僅能提供鴕鳥皮約80萬平方米,約占目前鞣革用量的5%。此外,鴕鳥蛋殼、毛可做各種精致的工藝品、裝飾品,也能增加收入。總之,鴕鳥一身都是寶。由於鴕鳥用途廣泛,利用價值高,其肉、皮革製品、毛製品、油製品在當今市場供不應求。據美國專家估計,近期美國市場需要鴕鳥300萬隻以上,世界市場年需求量超過1000萬隻。單以肉食為例,當前全世界共有人口50多億,年銷售肉食(主要是豬、牛、羊、雞肉)超過2億噸,如鴕鳥肉能占其中的1%,每年就需鴕鳥肉200萬噸,就要屠宰4000萬隻鴕鳥。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年消費豬、牛、羊、雞肉達3300萬噸。若其中1%為鴕鳥肉所代替,則需鴕鳥肉33萬噸,需要屠宰鴕鳥600萬~700萬隻。而要滿足上述肉食需求,國外需雌種鳥近100萬隻,國內需15萬隻。目前,飼養種鴕鳥較多的國家美國,僅有種鴕鳥20萬隻,而中國隻有幾萬隻。可見,供求矛值相當突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鴕鳥飼養業發展較快,數量逐年上升。世界許多國家把鴕鳥看作是21世紀最有誘惑力、最有前途的畜牧業品種,把鴕鳥養殖業看作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一個畜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