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恒大糧油:虛胖的“高大上”(2 / 2)

不可否認,無論恒大糧油的產品定價是多麼的“高大上”,人們對於健康、安全的食品欲望是強烈的。9月1日,恒大糧油集團、恒大乳業集團、恒大畜牧集團成立揭牌暨恒大糧油集團全國訂貨會在烏蘭浩特舉行。據說來自全國31個省的約3500名經銷商參加了訂貨會。

“真有機”還是噱頭?

盡管大部分經銷商表示“恒大糧油產品價格偏高”,記者采訪的多位市民也認為價格高得不切普通家庭的消費能力。但是,首次訂貨大會上119億元訂單的成績,讓人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隻要產品好,價格不是問題;隻要是健康安全的,產品一定會有市場。

8月28日,恒大糧油產品上市發布會在恒大中心舉行。恒大糧油首批產品發布:恒大綠色大米、恒大有機大米、恒大綠色菜籽油、恒大綠色大豆油、恒大有機大豆油、恒大有機雜糧。恒大集團副總裁劉永灼在現場表示,恒大將堅持以“質量至上”為理念,堅定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扛起“拒絕轉基因”大旗,為國家食品安全貢獻力量。

恒大通過礦泉水的營銷經驗,將糧油產品貼上“有機”、“綠色”和“非轉基因”的標簽,而這三個關鍵詞,正是高端消費者所追求的。由於前段時間食品安全事件,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已超過對食品價格的計較,此前就有居民在采訪中表示願意花七八倍於市麵的價格購買放心的食品,這也是恒大有此自信定價的緣由。據介紹,其綠色產品為嚴格控製化肥殘留;而有機產品則使用100%農家肥。恒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表示,恒大集團將為老百姓提供放心大米、放心菜籽油、放心大豆油、放心牛羊肉、放心嬰幼兒配方奶粉,“確保100%非轉基因、綠色、原生態”。

但夏海鈞此言一出,隨即招來質疑,其中一涉農媒體記者還向恒大發表公開信。該記者稱,恒大糧油官方網站在產品介紹頁麵總結的恒大糧油四大競爭力寫道:“我們擁有1600萬畝原生態種植的生產基地。”大家都知道,東北黑土地幅員遼闊,恒大集團財力雄厚,不過“擁有1600萬畝種植基地”是什麼概念呢?黑龍江省目前的耕地麵積是1.78億畝,內蒙古為1.38億畝,恒大糧油所在的大興安嶺生態圈有0.7億畝耕地,簡單算一下比例,恒大相當於流轉集中了兩個省5%的耕地,承包了大興安嶺生態圈23%的耕地?

在恒大發布的新聞通稿和其他宣傳品中,反複提到恒大建設和並購了22個生產基地,很奇怪的是,這些生產基地沒一個公布詳細的地址和麵積,隻是反複強調基地所在區域森林、耕地、水域的總麵積。

恒大糧油官方網站介紹:“恒大糧油所有產品確保從選種、種植、培護、收割、收購、加工、包裝、運輸、銷售等全產業鏈流程由恒大管控。”不知道恒大糧油聲稱的全程管控到底是管到什麼程度,是否具備全程管控的條件。

在恒大糧油產品上市發布上,與恒大糧油產品同樣吸引眼球的,還有恒大三大產業集團的招聘廣告。記者翻閱招聘廣告發現,恒大此次計劃招聘超1800人,其中糧油集團超500人,乳業集團超550人,畜牧集團超800人。從崗位設置看,從基層產品工程師到產業集團總經理等高管,涵括專業領域科學家研究員、加工廠廠長、銷售總監等。部分重點崗位招聘人數創行業之最,以質量監察控製工程師崗位為例,糧油集團、乳業集團、畜牧集團招聘人數分別高達150人、300人、200人,總人數達650人。

而此條招聘信息的公布更進一步讓人質疑恒大糧油目前對產品全程管控的能力和實力。

該記者還認為恒大糧油依靠公眾對轉基因的未知與恐懼打造品牌區分度,進而搶占市場份額,借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狂熱而高抬恒大糧油價格,並質疑其有機的真實性。

恒大糧油的官方公開信息顯示,所有產品確保源自大興安嶺生態圈世界黃金緯度產區;確保從選種到銷售等全產業鏈流程恒大管控,所有油品純物理壓榨,玻璃包裝;確保100%非轉基因、綠色、原生態,扛起“拒絕轉基因大旗”,有機產品覆蓋豆油、大米、雜糧全產業線。

除此之外,並沒有公布更多的細節信息,《小康·財智》記者多次聯係恒大集團及恒大糧油,但直至截稿日,本刊仍未得到該公司的正式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