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趕回遼東 明廷反應(2 / 3)

陳駿德緊繃的臉慢慢的放鬆了下來,雙拳緊緊的攥在了一起,有了這些人,自己的抱負絕對可以實現,遼東會因為我陳駿德的存在而改變。

今天各位大臣按照慣例天還沒亮的時候就來到宮門前守候,還是一成不變的鍾聲,宮門打開之後,百官一個接著一個的走進宮門。大家無精打采的在殿前廣場整隊,文官位東麵西,武官位西麵東。百官看著那些負責禮儀的禦史,心裏頭也是無奈至極。唉,你們有什麼可記的啊?就算是記好了,那主都不來,你想彈劾都找不到人。其實也就走個過場而已,皇帝也不來,他們在這等一會應付一下也就過去了,這起的太早,一會還得衙門好好補補覺才是正理啊。反正也沒多少人在朝了,唉,這走一個人就少個位置,皇上他也不增添官員,現在就連內閣大學士都身兼數職,忙得是不可開交呢。可皇上他老人家依舊我行我素,這吏部的奏章像雪花一樣往宮裏飄,朝廷官員嚴重不足,可皇上是一概留中不發,就連請辭還鄉的奏章也是不予理睬,既援例慰留,也不批準離職。就算是官員私自掛冠而去,吏部建議對其追捕問責,皇上他還是置之不理。

朝廷上的官職就是這樣有減無增,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可皇上這樣去做,不傷了天下士人的心了嗎?難道就是因為皇儲之事,於天下萬民之生死都置之不理了嗎?

大學士方從哲一人孤零零的站在前麵,自己獨領內閣數年了,這幾年自己真的是夙夜興寐,一天到晚睡眠嚴重不足。這皇上到底是怎麼了?這麼多年內閣就自己一人頂著,朝廷各部、衙門空缺日甚,即便是新科進士也是在吏部候補,官職也安排不下去。這整個朝廷都處於癱瘓的狀態,最讓自己憂心的是遼東戰事,昨日已將奏章遞進宮裏,也不知道今天是個什麼光景。這出兵大事可不是自己能定的,到底如何還得皇上拿主意。

果不其然,看見大太監對自己搖了搖頭後,方從哲是無奈的歎了口氣。在鳴鞭後,帶著四品以上的官員魚貫進入大殿。其他人還是如往常一樣,回沒有什麼人,冷冷清清的衙門裏睡個回籠覺。

可是方從哲並不是沒有什麼收獲,在他率先走進大殿的時候,東廠提督盧受卻站在大殿之中。看得大學士方從哲是眼皮直跳,他對這幫太監可是沒什麼好感。待著稀稀拉拉的幾個大臣走進大殿的時候,盧受突然大喊了一聲:“傳皇上口諭。”

眾位大臣在內閣首輔方從哲的帶領下跪下扣頭接旨,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遼東戰事不利,遼左覆軍隕將,虜勢益張,邊事十分危急。著內閣即刻商議應對之策,欽此”。

眾臣又是磕頭在地,高呼:“臣等遵旨”。

看著走出去的盧受,大學士方從哲轉過身來對眾人說道:“遼東來報,酋首努爾哈赤親率兩萬士卒,攻入撫順,清河,我大明邊軍死傷慘重,廣寧總兵張承蔭,鄒儲賢俱都戰死,遼東已無力作戰,看著建奴將三十萬人畜掠走至赫圖阿拉,各位同僚,今天咱們就要將此事議出來一個結果。”說著將懷裏的軍報遞於各部尚書。

待殿上諸位大臣都看完了之後,早有那心急之人大聲的斥責道:“遼東作戰不利,其巡撫李維翰首當其衝,應對其立刻押解進京,行問罪之責”。

不少大臣均是附議。這些人都是東林黨,而那李維翰是浙黨的,這次京察東林黨可是損兵折將,看著架勢,今天他們是想要拉下浙黨的人了。方從哲立刻製止了這些人的喧鬧,這都什麼時候,還有精力搞黨爭呢?

“此番議事先談應對策略,其他以後再提,畢竟建奴興兵來犯,破城掠人,朝廷不能沒有什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