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長途跋涉十幾日,終於能好生歇上一晚,即便是瞪大了眼睛在榻上躺著直到天亮,對於昨日方經諸多繁文縟節的錦華來說也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可是隔日就要拜見皇後,且有魏國來使回魏國前的最後一次宮宴,錦華也不得不用心對待,故而隻好起了個大早穿戴妝飾。幸好一應首飾衣衫皆是馥蘭昨夜頗費一番心思挑好且細細熏了香的,她是個妥帖的人,錦華不必費心。
今日外邦宮妃首次覲見,皇後一身正紅正紫的衣裳配著赤金東珠的首飾自然是免不了的,為了不出挑又不想落了刻意,馥蘭便擇了一身湖藍色的妝花緞宮裝,錦華通身又隻配著挑出來的珍珠和紫玉首飾,中規中矩,既不算名貴也不會喧賓奪主,最是相宜了。
雖不情願,到底兩者也皆是不可失禮的場合。
啟程前向葭儀熟悉了向中宮請安的規矩,她到長樂宮中時已不早了,皇後果然如她所料著了一身正紅鳳紋暗花宮裝,雖不及昨日的皇後正裝華麗隆重,但仍以金線和稍重的鐵鏽紅絲線密密繡了極雅致的鳳穿牡丹圖案,在窗外透進來的日光下熠熠發光,裙邊又鑲了一圈東珠,亦是十分氣派華貴,嚴妝靜靜端坐於鳳座之上。宮中妃嬪基本都到齊了,皆按位分靜靜坐在椅上,各自做著各自的事。
錦華在大殿正中央匍匐著跪下行大禮,額頭緊緊貼著交疊在地上的雙手,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卑微虔誠。“臣妾拜見皇後娘娘,願娘娘千歲金安。”
皇後一擺手道:“起來吧。秀玉,上茶。”
錦華並不起身,而是再度拜下:“多謝皇後娘娘關心。臣妾初見皇後娘娘覺得分外親切,請娘娘準許臣妾再行大禮。”話音方落,便聽見一聲不屑的輕哼,卻不曉得是何人。
皇後閨名邱懿琳,是皇帝的結發嫡妻,有著當朝正一品禮部尚書長女的身份,自八年前被賜婚給當時身為太子的皇帝後一直琴瑟和諧,又先後誕下了皇長子和三公主,兒女雙全,故而在皇帝心中的分量非比尋常。封後之後為後宮廣納淑女卻從不爭風吃醋,是人人口中的“賢後”。所以皇帝登基後才會賜了這景致獨好、風水俱佳的長樂宮給她,取其“長樂未央”之意。
稍微離得近些再瞧,皇後雖不是絕色傾城,卻是出身大家,舉止投足間頗為優雅大度、雍容華貴,可見母儀天下之風範,錦華心中更平添了幾分敬畏,暗暗拜服。然而錦華心裏十分清楚,自己頂著鄰國公主的特殊身份,初到楚宮不曉皇後脾性,恭敬有禮也許才能使皇後能稍稍安心。隻有她容得下自己,自己才能順利在楚宮立足。
皇後問道:“承乾宮住著還好麼?可有不合心意之處?”
錦華低眉順眼道:“承乾宮既是皇上和娘娘安排,臣妾不敢推辭,隻是臣妾實在不必費這許多事的,還煩請娘娘撤去些過於奢靡的物什罷。”
“果然還是宮裏出來的懂規矩,但是你該有的便不必推辭了,安心住著就是。過來讓本宮瞧瞧。”皇後喚過錦華細細端詳,忽而笑了。“那日本宮看得不真切,如今細細一瞧真是個美人兒,以後若有空就多來陪陪本宮罷。”
錦華微笑道:“既得娘娘眼緣,臣妾此後自會常來常往,隻要娘娘不嫌煩就是。”
皇後欣慰地點點頭,便引錦華一一見了在座的妃嬪,有些亦是錦華收到的密報中說過的:皇後座下右列第一位眉目張揚的是三皇子生母宜貴妃楊如敏,是威門將軍嫡長女,產下皇四子,是本朝冊封的第一位貴妃,聲勢浩大連皇後亦要讓她幾分。
宜貴妃座下是淑妃。淑妃喬若瀅是威門將軍手下一個副將之女,皇帝尚不是儲君時便已入侍,性子一向溫和,資曆遠在皇後和宜貴妃之前,皇帝登基後便憑著深厚資曆和身孕成了四妃之首。威門將軍與淑妃生父不和,淑妃又與宜貴妃分寵、爭奪太子之位,故而宜貴妃與淑妃也是勢如水火。但淑妃所生的皇二子小小年紀便聰慧異常,作為生母自然母憑子貴。
淑妃之後依次是明真夫人、容妃、珍妃和錦華的位子,之後便是坐著陸淑儀和安貴嬪。明真夫人原是邊塞部落首領阿紮依獨女,自幼長在邊境,因才貌雙絕被稱為“草原之花”。阿紮依降大楚後便將自己的女兒獻入宮中侍奉君上,初封貴嬪,之後雖無身孕卻也靠著背後邊塞各部落勢力的支持一路順遂到了夫人之份。她性子豪放不羈,頗有男兒氣概,“明真”這一封號便是由皇帝親自擬定的。
容妃戴氏是當朝齊國公嫡次女,十五歲入宮,僅僅數年便成了三妃之首,受盡寵愛,這樣的好福氣自本朝以來也隻有她一個。珍妃於淑妃之後進宮,但膝下至今無有所出,家世也不夠榮耀,故而這妃位封了也有好幾年卻連三夫人的位分也登不上。陸淑儀也頗受寵愛,又與容妃交好,所以她們兩人的位子上還空無一人。
皇後左手邊坐的是康貴嬪、恬貴嬪、莊貴嬪、方婕妤、彭婕妤、齊容華、林容華和王充華,八人中僅康貴嬪誕下七公主。其中恬貴嬪美貌異常卻病弱如西子,方婕妤氣度沉靜安逸,齊容華高傲清冷不易親近,林容華則純真可愛如孩童,四人資質之出眾連錦華也忍不住多瞧了她們幾眼。後麵幾排又坐著些位分較低微的妃嬪,錦華見也都是些美貌女子,隻是比前一排的中高位妃嬪還是顯得遜色許多了。母妃並未查過她們的來曆,想來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略略掃了幾眼便不再多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