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閣得經(3)(2 / 2)

這“雷霆劍客”南宮雷乃是武林世家名門望族南宮門下數一數二的高手,朝廷禮聘南宮家高手入宮執衛,南宮世家當代主人“絕情神劍”南宮望據傳在朱元璋起事之後曾有些舊交,但此時朱元璋已是大明皇帝,南宮世家自然不願再來攀附,以免有趨炎附勢之嫌。朱元璋心知南宮世家在江湖上的威望,有心請南宮望來統領宮中侍衛,南宮望便也算是給舊人一個臉麵,派出乃弟南宮雷入宮執事,隻是約法三章,“護衛皇宮,不幹政事,家傳絕學不傳外人”三條。這“雷霆劍客”南宮雷五十有餘,身形消瘦,花白長髯卻是麵色紅潤滿頭烏發,不見一根銀絲,太陽穴處高高鼓起,顯是內功已臻化境,隨身一柄“雷霆軟劍”,吹毫斷發,平日裏纏於腰間,揮劍時內力貫注寒光似雪,堅韌如鋼。其劍法劍走雷霆,剛猛迅捷,當者披靡,相傳乃是江湖上五十名之內的絕頂高手。對敵時勇不可擋,平日裏禦下極嚴,侍衛們在他跟前都是戰戰兢兢不敢絲毫懈怠,不過在朱文羽麵前他卻隻是個慈祥長者,對朱文羽天資聰穎實是喜愛萬分。若是在江湖之中,隻怕早已收朱文羽為徒,如今卻是在宮中,恪於門主嚴命不敢起收徒之念,隻是盡心教朱文羽一些精妙招數。南宮雷劍法雖然霸道,性情卻是中正平和,嚴遵門主之命絕不參與政事,更不用說收朱文羽這等有官家背景的弟子,隻是安心在宮內當他的侍衛總頭領,這也是南宮望放心讓他入宮的原因。

那朱文羽雖學了不少精妙招數,隻是身無內力,攻出去的招式倒是像模像樣,卻是一點勁力也無,光有空架子而已,眾人也權當逗他取樂,朱文羽不明內力訣竅,自然也樂此不疲。

“文羽,過來背書!昨日所學李青蓮之《將進酒》,背來!”朱文羽進屋的時候陳老夫子早已坐在案前,他也不問朱文羽如何又遲到,知道問也問不出什麼來,這小子耍賴的時候陳老夫子拿他也沒辦法,隻好直接進入正題。

“又是背書,夫子,能否不背了?讀懂便可,背他何用啊?今日講《易經》吧?夫子?”朱文羽嘻皮笑臉地討價還價。

“不背如何能吃透?背完再講!”老夫子眼往上翻,看都不看朱文羽一眼,仍舊扳著臉,他知道一旦鬆下來,露出一絲笑容,這小猴兒馬上會順竿上,就很難鎮得住他了。

“背就背嘛。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朱文羽吐了吐舌頭,隻好背將下去。其實他也不是背不下來,李白這詩味道合著朱文羽的性子,第一次讀了就很喜歡,朱文羽看兩遍便已熟記了,隻是天性使然,故意搗蛋而已。

“……與爾同銷萬古愁!”一直到朱文羽一字不差地背完,陳老夫子才漠無表情地說:“好,《將進酒》過關!今日我等講習《易經》第四卦,蒙卦。”其實陳老夫子也知道要朱文羽背出來毫無困難,因為有皇上照應,老夫子也不硬求朱文羽學那些科舉進仕文章,隻是隨著他性子挑些豪邁或逍遙自在的詩文教他,知道這小猴子喜歡這類,而對於感興趣的詩文,再長的文章,對朱文羽來說也就是看一兩遍的事罷了。

“夫子,聽說皇上……”朱文羽突然想到什麼,正要開口,突地總管太監仁公公急急忙忙跑了進來稟道:“夫子,羽少爺,皇上來了。”果然聽到院中有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隨侍大太監高誦的吆喝聲:“皇上駕到——”二人急忙隨同陳漢仁等太監跪地接駕。

“既然張恭清手腳不幹淨,他也就沒資格當這重慶知州,朕眼裏容不得沙子,誰要給朕亂伸手,朕就砍誰的腦袋,惟庸,即刻下旨,著即革職拿問,命魏正行就地正法行刑,也給重慶的百姓出口惡氣。”

“丞遵旨。皇上體恤百姓,明見萬裏,實是重慶百姓的洪福。隻是張恭清一殺,重慶知州便空了下來,卻不知令何人接任?還請皇上示下。”

“嗯,你上次不是提到過重慶縣的知縣有個叫秦昌德的官聲還不錯嗎?”

“回皇上,那秦昌德乃是洪武三年的進士,補缺後在重慶任上已做了五年了,官聲尚佳,據說還有百姓送過萬民傘。”

“那就是他了,一並下旨。”一邊說一邊邁進大門,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小猴兒,又聽說朕什麼了?……夫子快請起。小猴子,你也起來吧。”正是大明朝開國天子,洪武皇帝朱元璋,身後還緊跟著三人,一個是貼身大太監高誦,另兩個卻是魏國公徐達和丞相胡惟庸。

文羽生性賴皮,便是見了皇上也是嘻皮笑臉,朱元璋話音未落,他便已起身,聽皇上問話,便道:“皇上,我是想說聽人說起您那文淵樓裏藏著無數的好書,不知皇上老叔能不能讓我進去看看,挑幾本有意思的書瞧瞧?”本來如此說話已是對皇上大不敬,不過以前也有過先例,皇上跟前的太監出來訓斥,結果皇上說朱文羽年幼不懂事,頑皮胡鬧,免於繁禮。故此時跟著皇上的大太監高誦便也充瞎子假裝沒看見,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