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指出:
以下是以前網上搜集的關於少林寺各部院堂的一些背景資料,拷貝保留下來的,但現在到網上找不到原始的網頁的,隻得將內容粘貼在下麵,如有不準確之處實屬作者無意為之,並歡迎大家指出:
少林寺的幾大部堂:
(1)羅漢堂。進山門後你第一眼能看到的便是羅漢堂,這是大多數少林弟子習武修行的地 方。羅漢堂主要專研拳、棍、陣法等,羅漢堂首座應是達摩院八大高僧中拳法最高的一位。 羅漢堂修習的內功是“阿羅漢神功”。因少林七十二藝每一門各有各的特長,而且運功法門 各不相同,般若掌有般若掌的內功,一指禪有一指禪的內功,擒拿手有擒拿手的內功,涇渭 分明,截不相混,然皆是佛門武功。故少林寺各部都有自己專修的內功,全寺內功也不下四 五種,就是這個道理。象金庸小說裏寫到的鳩摩智以“小無相功”為內功,少林拳招為外形, 使動七十二絕藝,其實是鳩摩智根本不懂少林武功的精髓,要是當時寺裏有人修習過“雜阿 含功”的話,一眼便能看穿他的伎倆。
(2)般若堂。般若堂主要專研掌法、抓法等。般若堂首座應是達摩院中掌法和內功最高的 一位,他修習的內功是“降龍伏象功”。對於金庸小說裏寫到的少林弟子入門後先學羅漢拳 再學韋陀掌,並說這是少林最基本的功夫,“會般若掌的師兄是不會與隻會韋陀掌的弟子交 手的”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般若掌的威力固然比韋陀掌大得多,但這不是絕對的。試問100 級的韋陀掌難道不能與50級的般若掌相抗衡嗎?可見任何武功,隻要勤修苦練,到登峰造極 的程度,自然會發現其中的拳理真諦,拳法的威力也自然顯現出來。虛竹用“羅漢拳”和“ 韋陀掌”與鳩摩智的諸般神奇武功打個平手,便是明證。因此少林七十二藝中的各項武功, 是不分孰優孰劣的,威力小的必有其它方麵優點,象韋陀掌威力不及般若掌,但極易練習, 且進展神速,有可能般若掌未能練到50級,而韋陀掌卻已超過100級了呢!隻是依少林寺的 行輩,練到般若掌的人,其基本掌法也亦不淺了。
(3)菩提院。菩提院主要專研刀法和各類特殊兵器、武功。菩提院首座應是達摩院中刀法 和佛法最高的一位,他修習的內功是“菩提心法”。因為菩提院不僅要教弟子刀法武功,更 主要承擔著全寺的講經釋禪等佛法活動。他與羅漢堂和般若堂職能上的區別就在於此。羅漢 堂和般若堂是專門研究少林武學的,以教少林弟子武功為主,很少研究佛法。故菩提院弟子 的武功往往不及二堂弟子的武功,但在寺中的司職地位卻往往比二堂弟子要高。
(4)戒律院。戒律院是懲罰犯戒弟子的地方。主要修習的是諸般擒拿手和普門杖法。院中 弟子有兩大職能,即持戒和守律。持戒僧的職責是降服犯戒弟子,就好比警察的職責是拘捕 犯人歸案。守律僧的職責是位犯戒弟子定刑和宣揚本寺律法,就好比法官的職責是給犯人判 刑並執行法律。這也決定了該院的武功是以擒拿為主,殺傷力並不大。但是戒律院首座的武 功是達摩院中擒拿功夫最高的,凡是少林弟子,不論武功多高,隻要沒有習過擒拿手法,不 懂得如何破解擒拿手,必會被戒律院僧人所擒伏。
(5)證道院。證道院是少林高僧修行佛法的地方,凡是能入證道院,一定是在佛法上有了 相當的造詣。證道院不傳武功,隻傳佛法。院門前的對聯是:“佛門廣大,普渡眾生。”
(6)懺悔堂。懺悔堂是給犯戒弟子關禁閉的地方。該堂弟子必須是嚴守本寺戒律的,武功 在戒律院中屬中遊水平的,他的職能好比監獄的看守。懺悔堂門前的對聯是:“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