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心?
奧巴馬於4月26日抵達馬來西亞開始訪問。對馬來西亞來說,上一次美國總統來訪還要追溯到1966年,當年時任美國總統約翰遜訪問了馬來西亞。訪問期間,兩國宣布建立全麵夥伴關係。王在邦說,對馬來西亞的訪問標誌著美國和馬來西亞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金燦榮特別提到,去年馬來西亞對奧巴馬將要來訪相當重視,吉隆坡機場專門加一條跑道。由於推遲,域內國家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決心有所動搖。馬來西亞是東盟內重要國家,訪問馬來西亞不僅有雙邊意義,也意在告訴東盟其他國家,美國仍然重視該地區國家和東盟。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許利平研究員告訴記者,在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中,“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可以說就是經濟領域的推手。奧巴馬訪問日本,在TPP談判問題上取得突破是美國希望實現的一個成果,但從結果看未能如願。而馬來西亞不但是TPP談判的發起國之一,美國還是馬第二大貿易夥伴。訪問期間,奧巴馬與納吉布·拉紮克總理就貿易和安全問題進行了探討。
奧巴馬28日下午乘專機抵達馬尼拉,對菲律賓展開兩天的國事訪問。就在抵菲數小時前,美菲兩國官員正式簽署了為期至少10年的《強化防務合作協議》。這個新協議允許美國安排更多官兵和軍艦戰機到菲輪駐,並且共用菲軍事基地,興建與存放軍事設施與器材等,但協議明確規定不許美國永久駐軍或擁有軍事基地。
當有記者問到如果菲律賓和中國的領土糾紛升級為武力衝突時,美菲的防務合作協議是否適用時,奧巴馬沒直接承諾美國將援助菲律賓,而是強調:“我們的目標並非是要反製中國,也並非要遏製中國。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國際規則及規範得到尊重。”他申明,美國在各國領土糾紛中不選邊站,但美國身為亞太國家,主要利益是確保海上航行自由與和平解決糾紛。他還表示支持菲律賓就南海問題尋求國際法庭仲裁。
王在邦說,菲律賓在冷戰期間一直是美國的堅定盟國,美國也一直把菲律賓視為其在東南亞的傳統軍事盟友。但冷戰結束後美國撤出了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當前,隨著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意圖強化美菲軍事同盟關係。菲美簽署新協議,加強軍事領域合作並不意外。
許利平告訴記者,菲律賓最希望的,是像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一樣,也將南海島礁爭端問題納入菲美防務合作協議的適用範圍,但顯然,美國有自己的考量。
對於美菲簽署新的防務合作協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國希望有關國家能做有利於增進本地區國家互信、有利於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的事。他說,中美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兩國應該相互尊重,加強合作,同本地區有關國家一道,促進地區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這才是根本之道。(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延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