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ulbery:升級前路維艱(1 / 2)

Mulbery:升級前路維艱

名利場

作者:李姍

假如提起頂級的英倫奢侈品,Mulberry(瑪百莉)和Burberry都深受英式教育的洗禮,可並稱為具有濃烈典型英倫氣息的高端品牌,與Burberry相比,Mulberry的氣息更偏小眾。但讓人瞠目的是,雖在2008年剛上市就遭遇全球經濟危機,但上市後的三年間,Mulberry的市場表現風起雲湧,讓人刮目相看。

Mulberry靠著經典包款Bayswater、Alexa等迅速躥紅,在會計師出身的前CEO GodfreyDavis領導下,年銷售額突破1億英鎊,股價從2010年中到2011年底的18個月裏驚人地上漲了6倍,同期的海外收入增加了一倍多。甚至被認為是“未來的Prada或Ferragamo”。

火爆中的玄機四伏

走小眾路線的Mulberry能如此迅速躥紅,恐怕要追溯到它的品牌發展史。自1970年代成立初起,Mulberry一直出品英國最創新前衛的高級皮具。品牌傳承著源自英國西南部田園地區的悠久手工藝曆史,融彙倫敦的創意先鋒時尚,為全世界深諳風尚的品牌擁躉呈現獨運匠心的奢華產品。

Mulberry一直以來都在歐美時尚名人圈頗受青睞,好萊塢巨星們如凱特·莫斯、湯姆·漢克斯、斯佳麗·約翰遜、林賽·羅韓、米克·賈格爾等人都是產品的忠實擁躉。從2000年,尼古拉斯·奈特利(Nicholas Knightly)任設計總監後,更樹立起優雅、優質的品牌形象,並在短期內風靡國際市場。

為了持續保持強勁火爆勢頭,2011年Mulberry把EHermes法國公司負責人、常務董事Bruno Guillon挖來擔任CEO,力圖擺脫“輕奢侈”定位,衝進世界一線奢侈品牌陣營。

但在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奢侈品專家周婷看來,Mulberry定位一直是高端時尚品牌,從未進入過奢侈品領域,麵向的更多是大眾消費群體。眼下,奢侈品品牌正在快速地大眾化和時尚化,麵向的人群越來越多,此外,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直接使得時尚品牌扁平化,令其價格優勢等完全不能體現。她認為Mulberry需要一個更廣泛的推廣空間,借而在亞太打開市場,並打開知名度。

從全球經濟與貿易的角度上來看,全球複蘇仍舊緩慢,歐洲地區零售市場仍然低迷,沒有經濟回暖的堅實支撐,Mulberry確實需要保持警惕。

就Mulberry各種業務的收入狀況來看,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曾表示,在線銷售收入和國際銷售收入將逐漸成為貢獻業績增長的主要力量。一方麵歐洲經濟仍處於低迷的狀態之中,這需要公司開拓更多的市場和渠道,為業績的提升提供基礎;另一方麵隨著網絡的使用深深地嵌入了大眾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對於奢侈品牌來講,“涉電”可使得品牌價值最大化,所以Mulberry也必然要在這方麵發力。

根據Mulberry公布的2013財年財報,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2013財年,Mulberry總收入為1.651億英鎊,較去年1.685億英鎊減少2%,年度利潤則同比下降28%。

“愛馬仕”策略瓶頸

盡管2013財年Mulberry的業績慘淡,但在店麵的擴張上,Mulberry依舊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速度。根據財報顯示,Mulberry全年按計劃新增17家門店,截至3月31日,集團共有115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