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處長(第十八章 北京之行)(1 / 2)

記者處長(第十八章北京之行)

農民的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電表統統換成新的,高出的電費有電業局“埋單”,至於電業局買不買那是他們的事情,農民們在感謝信裏是這樣說的。我的第二篇追蹤報道自然也沒有發了,因為我每月600元的廣告任務還需要看縣電業局的具體行動再定。縣農電站李站長的電話打了過來:“趙處長您好,上次陸南記者說的事情我們研究了,上半個版的形象宣傳可以吧,文章已經準備好了,請您親自來一趟行嗎?我一定好好地盡一下地主之誼……”

陸南辦事還可以,在上次和縣電業局一起喝酒時,我倆商量好的,我喝酒、應酬,他負責說做廣告的事情,最終在酒桌上就初步敲定了1.5萬元半個版麵的形象宣傳。我拿起計算機算了算,一年的廣告任務超額完成了,還有3000元的提成,分給陸南1500元,還有一半呢。這一趟采訪值啊!起碼多拿了一個月的工資,還完成了一年的任務。今後再搞些創收按照報社規定,提成是30%,芝麻開花節節高。

我和陸南來到了縣電業局。見了麵幾乎沒有停留,李站長就把我拉倒了臨近市的一個四星級賓館,好酒、好煙、好招待,宣傳廣告費早已備好。李站長醉醺醺地拍著我的肩膀說:“趙處長,我們以後可是朋友啦,什麼時候來我們這裏提前打招呼,有事兒盡管說,看我老李的能量怎麼樣。”

錢到手了,農民的問題也解決了。該賣麵子也得賣給他點麵子。我隨聲附和著:“謝謝!李站長的盛情款待,你們局裏的形象報道,我回去後立即刊發。將來到Z城,我做東,也感謝你對報社工作的支持。”

記者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個行業還是大有“錢”途。

“趙處長,緊急任務,今天晚上11點的火車去北京,具體情況到火車上再詳說,現在你趕緊回家準備你要帶的東西,來報社一起出發。”晚上9點多鍾了我正在簽報紙清樣,報社社長助理老楊火急火燎的來到了我的辦公室。回家?我哪有家,光棍一個,何況又沒有自己的房子,談什麼家,充其量也隻是一個屋而已,用現在的話說是“蝸居”。

老楊在報社沒有幾個人能瞧得起,他過去不過是一個部隊醫院的放射員,轉業後到報社醫務室看個小病,大概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吧,兩年之間,竟爬升為社長助理,享受副處級待遇。官大一級壓死人,看著他那著急的樣子,我還是交待完工作,匆匆地趕回了我的小屋。

火車準點出發,在軟臥車廂裏老楊給我說這次緊急任務。原來報社的主管領導彭書記參加了全國人大會,在這次人大會上彭書記聯絡了全國50多名人大代表倡議建立“××節”,該消息被參加兩會的媒體迅速刊發後,彭書記給劉社長打了個電話,讓劉社長關注一下其他媒體關於兩會的消息。彭書記是報社主管單位的主要領導,他提出的提案有其他媒體率先刊發,而他主管的媒體沒有一點動靜,顯然在這一方麵劉社長沒有一點政治嗅覺。

老楊把其他媒體發表的消息遞給了我,還有彭書記臨走之前他主管的雜誌上發表的專訪文章。“劉社長的意思是無論想什麼辦法,一定要把這次報社的失誤補救過來,讓彭書記滿意。”老楊把劉社長的指令,原原本本的傳達給了我。

仔細地讀了這兩篇文章後,我心裏有了譜。亡羊補牢,尚未晚矣。何況還有老楊和彭書記這層關係。

次日上午9時,北京。H省代表團駐地,我和彭書記第一次相見。“你們還來幹什麼?不是說不讓你們來了嗎?會議後天就要結束,我很忙,你們走吧!”西裝革履、學者風範的彭書記發起火來,嚴厲的很。

“是這樣……彭書記,劉社長讓我們來……我們也很為難啊!”老楊哈著腰,向坐在客廳沙發上的彭書記耳邊小心翼翼地嘀咕著。

我和彭書記麵對麵的坐著。越是大領導我越是不怯生,我明白一個道理,任何地方有奴才也有人才,我自認不是奴才,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飯的,沒有必要見領導就卑躬屈膝的一副奴才相。

老楊說了很多,也沒有說動彭書記接受我的采訪,但彭書記已沒有剛才初相見時那種火氣,坐在沙發上聽老楊的“嘀咕”。

實在忍不下去了,我大膽的發了言:“彭書記,我想談一點個人的看法。您在全國人大提議設立的這個節日,我認為很有必要和創意,但媒體上短短的一個小消息,不足以把您全部的想法表達出來,我們這次采訪是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挖掘新聞背後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