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梳理(1 / 2)

整個晚上,歐陽雙傑都把自己關在書房裏,在他的書房裏也有一塊大大的白板,就鑲嵌在一麵牆壁上。

他慢慢地在白板上以時間順序寫下了這一係列案子,以及其中的利害關係,他試圖從這些案子裏麵,找出原本應該很重要卻被自己忽略掉的細節。

要是往常,歐陽雙傑隻要是手裏有案子,每天晚上都會做這樣的工作,隻要案子沒破,他就會一遍一遍反複地梳理著,一來是這樣的方法能夠梳理他那被案子扯得雜亂的思路,二來這種辦法能夠讓他慢慢地回憶起一些當時覺得並不重要卻能夠影響整個案情的細節。

大家都說他是神探,還給了他一個“小波洛”的稱號,可是他自己知道,在那些光鮮的背後需要付出什麼樣的辛勞和汗水,很多人都以為神探與普通人的區別是他們那異於常人的智商,歐陽雙傑聽到這樣的說法都隻是一笑置之,在他看來智商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堅持與勤勉。

所以在這個案子裏他是挺佩服這個梁詩然的,梁詩然是個女人,而且這個複仇的大計應該是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策劃並一步步付諸實施的,當然,這個計劃在執行的過程中肯定有過無數次的改進,但這並不影響這個計劃的完美性。

歐陽雙傑佩服梁詩然不隻是因為她的智商,智商確實不可或缺,沒有很高的智商也策劃不出這樣完美的犯罪,但真正支撐這完美計劃成為現實的卻並不是智商,而是梁詩然為此做出的那些努力與犧牲。

以彼之道還治彼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首先梁詩然要查明梁家滅門案的真相,找到參與滅門案的凶手,從歐陽雙傑他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梁詩然應該在十歲出頭就已經查清了整個案子的脈絡,因為她是那個時候詐死,詐死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為以後的報複做伏筆,也是那個時候她重新回到了樟山林場,接下來也不知道她是用什麼理由說服了盧琴放棄了一切成為了她計劃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幫手。

這僅僅是個開始,一個高端犯罪的預備確實是需要高智商的,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光靠著智商就能夠完成的了,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差不多近二十年的時間,梁詩然在隱忍,在等待,她在等待著一個最佳的時機。當然,這個過程也很可能是她追凶的過程,她要一個一個把當年參與了梁家滅門案的凶手給找出來,然後用她這些年刻苦學習到的心理學的知識進行應用,用當年他們殺害梁家一家人的手段,讓他們嚐到死亡的滋味。

這其中最艱難的莫過於學習了,所以歐陽雙傑才會說梁詩然是在努力,也是在犧牲,犧牲的是什麼?是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一個正常人的情與愛,苦與樂,她必須犧牲,隻有這樣仇恨才能夠在她的心裏生根,發芽,也就是說梁詩然詐死之後的重生就隻有一個目的,為了複仇而活著!

歐陽雙傑眯縫著眼睛看著眼前的白板,他一步一步地勾畫著,還是沒能夠從其中看到任何的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