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火銃,某種方麵來,也是新生事物。
作為新生事物,其本身自然本身存在的問題也不少,能不能保證打著火的成功率,還得靠基數去驗證,而且眼下畢懋康的這自生火銃,嚴格來,也隻是樣槍而已,許多問題都沒解決,當然不可能用數量次數去驗證打火的成功率了。
張璟在畢懋康解釋後,便總結道:“諸位,自生火銃目下問題很多,但這並不是我讓諸位來的目的,想必諸位也猜出了我的意圖。
“沒錯,我就是希望諸位放下手中的事情,全力幫助東郊先生研究自生火銃。”
“其實在我心裏,我認為現下的自生火銃並不好,畢竟,這自生火銃取名‘自生’,但一次所能發射的彈藥還是太少。”
“在我看來,既然東郊先生發明了如此簡單的發火裝置,卻隻能裝這麼少的彈藥,明顯浪費了,試想一下,若是自生火銃一次能連發數十上百的彈藥,在不需要火繩引燃發火,僅僅隻需要扭動機擴,撞擊燧石發火的情形下,那種連發的威力有多強?”
“到時候,一個普通人,就算麵前有數倍之敵,但隻要掌握簡單的自生火銃的使用方法,對付敵人,也應當在話下。”
“當然,若是諸位能再想辦法,能把這自生火銃的裝彈方式改改,比如一次性,不用浪費很多時間就裝填幾十上百的彈藥,加快自生火銃的射擊速度,那也不錯。”
隨著張璟這話一出,在場眾人都是一驚,他們可都為張璟的想法而驚訝。
畢竟,雖然大明軍隊裏,有不少連發火銃,但像張璟這種連最簡單的火銃單發都沒把問題考慮好,就考慮連發的想法,實在是步子跨的太大了。
眾人之後,也沒敢立即答複張璟的話,實在是他們今初識自生火銃,對於製造改進自生火銃的經驗,實在是太少了。
因此,他們隻能集體轉頭看向畢懋康,希望這位自生火銃的發明者,能給他們可不可以連發的答案。
不過,很顯然,張璟突然提出的這問題,也是讓畢懋康為難。
“這……下官這麼吧,國舅爺所的,下官再造出自生火銃之後,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是自生火銃本身尚有許多問題沒解決,下官先把那些問題解決,再考慮多發彈藥的事情,所以下官也不敢保證國舅爺提的多發自生火銃,能不能造出來。”
“原來是這樣!”張璟點了點頭道,雖然畢懋康這話,有點兒了也是白的意思,但張璟卻並不介意,終究畢懋康也隻是了他研究自生火銃的真實故事而已。
明白了這點,張璟便直接道:“既然這樣,那從今日起,就暫時不要研究這單發自生火銃的事情了,直接研究多發自生火銃的事情。”
“額……這會不會太快了?”聞言,畢懋康詫異道。
“不快!絕對不快!我還覺得慢了的。”張璟搖頭回應,而後解釋道:“我這是從戰場實用性來考慮直接研究多發自生火銃的。”
“畢竟,自生火銃的造成殺傷的有效射程短,對付韃子,假如他們的騎兵不計傷亡的向我大明的自生火銃兵衝擊,如果我們用這種發火快操作簡單的自生火銃攻擊他們的騎兵,假如我大明兵力充足,戰術得當,那麼這些衝鋒的騎兵,完全就能讓他們全軍覆沒,遠比單發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