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禦馬監人才多(1 / 2)

禦馬監衙門內,一幫內廷之中,能讓無數內外朝臣忌憚害怕的大璫們,誠惶誠恐的跪安接旨。

當然,看著張璟手裏的聖旨,這些內廷大璫們,雖然感覺這聖旨傳旨的程序不規範,但有當初皇帝大婚時,見過張璟的內廷大璫還有其他太監作證張璟的國舅身份,他們才不敢立即質疑聖旨真假。

反正,宣完旨後,這些內廷大璫還是要接過聖旨印證的,要是有人作假,除非對方技術高超,否則他們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況且,得到國舅爺傳旨的消息後,他們也派人火速騎馬去宮裏問消息了,相信拖延國舅爺片刻,便可以確定真實性。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起疑,實在是他們禦馬監這麼多年來,隻聽過皇親國戚來結交打馬匹的秋風,就沒聽過皇帝讓皇親國戚來傳旨的。

張璟十分正經的把借兵聖旨宣讀了,心裏麵,他也感歎那劉時敏有些文采,能把簡單的聖旨用駢文、文言文寫的這麼精煉,確實有些功底。

至於這些跪倒在地的內廷大璫們聽不聽得懂,那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不過,想來這些能被放到禦馬監領兵的內廷大璫們,應該都去過內書堂進修過,也應該自己讀過幾本兵書,這才能被皇帝安排,放心的掌兵才對。

當時,其實張璟自己在剛剛宣旨時,也發現他這宣旨有些不符合要求了。

想來是朱由校為了圖省事,沒給他安排錦衣衛隨行,所以沒將聖旨用蜜蠟封口,直接就讓他帶出來了,還是這不經內閣同意的中旨,不需要那麼講究?

畢竟,這中旨不是給外臣的,也不需要多注意,而內臣終究是皇帝某種程度的家人,給他們的中旨,也不需要認真走程序,因為他們自己會有辦法證明這聖旨真假。

想到老朱家中後期的皇帝,都有怕麻煩、懶散的傳統,張璟覺得朱由校給自己的中旨這麼簡單,應該是朱由校嫌太麻煩的緣故。

這麼一想,張璟覺得他很有必要得把宣旨的步驟弄得正規些,畢竟在禦馬監裏,有他的身份頂著,這些太監不敢對他怎麼樣,可是到五軍都督府,張璟十分懷疑他這麼簡單的宣旨,會不會被裏麵看不慣他的人汙蔑是聖旨。

如此想著,張璟覺得他得搞一個宣旨的衛隊,好在,朱由校過配給他李進忠手下的錦衣衛,再加上他從禦馬監抽來的兵馬,有這些人在,那這宣旨衛隊,可就齊活了。

隨著一眾太監接旨,在一個叫汪大海的提督太監拿著聖旨查看的時候,自有其他人為張璟介紹其他太監。

起來,和其餘各衙門不同,禦馬監的內廷大璫有些多,因為這些人不少都在軍中任職,能力不俗,隨便挑出來,都可以帶些人去外地做鎮守太監,可以,禦馬監的人才是真多。

知道這些,張璟也就理解為什麼禦馬監戰力不低,並且皇帝十分信任他們了。

畢竟,禦馬監和以往的太監監軍軍隊不同,它可不是太監監督軍隊將領了,而是連中低層軍官都監督,甚至於,有的身手不錯的太監,直接披甲做軍官,這就是皇帝從基層抓起,時刻監督軍隊思想,再配上內廷的衣食無憂,這要是還不保證軍隊的忠誠,那也就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