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璟記得,當初黃汴攔他的路,告訴他江南寶源局自從東林黨執政以後,出現了官吏為了賺取錢息,挖大明牆角,而製造劣幣的事情。
當時,雖然黃汴沒有證據證明,但是張璟心裏明白,這能在短時間裏鑄造出如此大量的劣幣的,也就隻有寶源局可以了。
不過,清楚歸清楚,但那時候黃汴讓他幫忙解決寶源局劣幣之事時,張璟還是讓他去找證據了,畢竟,無憑無據的去告朝廷衙門官吏,怎麼可能告得贏?
更何況,現在的大明朝廷中樞,可是和寶源局背後的靠山一樣,都是東林黨人,沒證據,你拿什麼去告寶源局去?不得寶源局那幫人,還會反過來告你汙蔑朝廷命運了。
自從聽了張璟的話後,黃汴就回了江南,沒了信心,張璟想來,定然是這家夥派人去查探了,不過暫時還沒什麼證據,這才沒再聯係他。
至於黃汴回到江南,自己怕了東林黨,不再查劣幣的事情,這才沒有在聯係自己,張璟想來黃汴肯定不會這麼做的,因為,這並不符合黃汴的基本利益。
畢竟,黃汴作為商人,如果坐看劣幣充斥市場不理會的話,那麼他的財產就會急劇縮水,最終被那些造劣幣的貪官汙吏,弄得虧損破產。
商人逐利,所以,在張璟看來,黃汴除非腦子傻了才會讓那些貪官汙吏挖了他的錢,否則,他必然是會派人去查寶源局鑄造劣幣的證據,隻是,現下他還沒找到,這才沒有聯係張璟而已。
而身為江南豪商的黃汴沒有找到證據,明東林黨在寶源局一事上,行事非常隱秘,但這並不代表寶源局的事情現在就查不了。
黃汴查不了,隻是因為他是一個商人,即使他是江南豪商,有的是錢,但在朝廷衙門裏,明顯不是有錢就能把所有事情都查清的,相比起來,有權,才更能查清楚事情。
正是因此,李進忠才會被葉向高彈劾,就是因為他聽從朱由校的命令,派出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全力搜查寶源局出現劣幣的事情。
或許,朱由校派普通官吏查,葉向高還不會這麼跳腳,但是,朱由校現在讓李進忠派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查,這立馬就不能讓葉向高和其他東林黨人淡定了。
畢竟,廠衛拿人,根本不受朝廷管製,東林黨根本動不了他們,他們也隻聽朱由校的命令,真要讓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現在把寶源局的人控製起來,那他們東林黨豈不是要遭殃?
實話,寶源局這塊大蛋糕,東林黨上下都有參與,至於原因,自然是鑄劣幣賺錢息的利潤太大,大的就連葉向高這樣二度出任首輔的人,也忍不住摻和一腳。
現在,突然之間,李進忠派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查寶源局,葉向高和其他東林黨人自然是怕了,畢竟,以東廠、錦衣衛不受朝廷管製的查案權利,讓他們去查,那些參與鑄劣幣的人,進了詔獄,能有幾個人死扛到底,不坦白犯案經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