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假如一個人或者一個勢力有好的名聲,哪怕他們幹出了確鑿無誤的壞事,可依然會有人,願意和他們結交。”
“西南夷人的風氣,和我大明不同的地方,便是在此。雖然馬家乃我漢人,但其族早與西南夷人混居多年,縱然還習我儒學,知曉君臣大義,但脾氣上卻是與西南夷人無異,至於秦家,更不用提了,本身便是敢愛敢恨的苗家人出身,即使歸化以來,仰慕我王化,學了不少儒學典籍,知曉忠君報國,但性格脾氣上卻依舊是夷人脾氣。”
“正是因此,我才勸兩位公公,用你們的誠意去打動秦、馬兩家人。內廷雖然在我大明民間名聲特別不好,就算兩位公公用內廷名義幹出了再好的好事情,但那些百姓也不會相信兩位公公會幹好事的,甚至經過有心人的宣傳,不得會被百姓認為兩位公公別有所圖了。”
“相反,秦、馬兩家人不同,隻要兩位公公展現出足夠的誠意,讓兩家人知道馬千乘之事不怪內廷,全因邱乘雲之故,再加上當初萬曆爺對於內廷稅監的袒護,這才會讓事情到了今的地步,想來秦、馬兩家人,會理解內廷,理解兩位公公的。”
聞張璟所言,李進忠和王體乾消化了好一會兒後,臉色皆有所期待,顯然,他們也是認同了張璟這猜測的理由。
當下,作為內廷真正大佬的李進忠,眼中閃過一絲寒光道:“本來,在邱扒皮手下做事的那些苦,咱家也不打算計較了,畢竟沒他的話,咱家不得也沒有今。不過,今日為了內廷能拉攏秦良玉和其麾下的川兵傲援,這邱扒皮的命,咱家還就要收了……”
聽了這話,張璟連忙道:“李公公英明,此舉可是做得對的不能再對了!”
心裏麵,張璟雖然不知道李進忠和邱乘雲之間的恩恩怨怨,但僅從李進忠能在短短時間裏,因為對他有利,就把想放過邱乘雲的念頭徹底改變,足可見這位未來的九千歲,確實有一股與生俱來的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的梟雄之姿了。
情義又如何,在權利麵前,隻會被舍棄!
不由得,張璟突然覺得,李進忠這種平日裏重情重義,遇到大事會做最有利選擇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當然,好在,這位九千歲確實是忠心大明的。
不然的話,真實曆史上,明知道崇禎要對付他,李進忠為何還乖乖束手就擒,根本也不反抗呢?
這一切,還不是因為李進忠忠心啟,忠心大明,不想做出對不起啟和大明的事情。
否則,但凡九千歲心狠一點,這大明還會不會在崇禎手裏敗壞,還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