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幾點建議(2 / 3)

來到林總辦公室,林總已經在班台後麵的老板椅上睡著了,被劉鵬飛喚醒後,林總看了看手表,上麵顯示十二點過一刻。

林總站起來,握著趙紅兵的手,歎道:“趙總幹工作太拚了,有些事可以慢慢來嘛。”

趙紅兵道:“林總如此盛情相待,趙某敢不效犬馬之勞!”

林總道:“有趙總這份拚搏精神,咱們的新項目一定能成。”

趙紅兵拍了拍手中的資料,說道:“這些天跟著劉經理到處跑市場,也熟悉了一下林總公司的業務運作情況,略有心得,我現在把自己的想法說一下,請林總指教。”

林總道:“趙總請說,我洗耳恭聽。”

趙紅兵道:“先說一下公司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第一個是庫存問題。公司上月份銷售額是103萬,但我核計庫存,還有將近530萬,按正常銷售和工程上出貨,五個多月才能周轉一次,明顯的周轉太慢,庫存量太大。”

林總點點頭,深有同感,對一邊的劉鵬飛說道:“你拿個本子記下來。”

趙紅兵接著道:“第二個問題是門市品種結構不平衡。我與劉經理了解了公司各門市和公司業務的運作情況,發現各門市的品種結構多多少少有些不合理,有的門市非常好銷的品種,有的門市卻沒有,而有的門市存貨量還較大。這說明平時我們賣得好的貨沒有及時補充和調配,下麵的經理也沒有要求補貨的習慣,都是靠公司配貨下來,完全不了解公司的整體庫存結構,賣完了就以為沒有貨了。”

林總皺眉,先對劉鵬飛道:“這條一定要記下來。”又問趙紅兵:“趙總有什麼建議?”

趙紅兵道:“這其實不能完全怪下麵的門市,也和公司整體的調度管理有關。現在沒有倉儲係統,沒有統一合算、統一調撥,隻能是用笨本法,讓下麵的經理多多操心,要求下麵各門市一個星期造一次補貨表,能夠從公司內部調整,就內部撥貨,貨品缺口大一些,調配不過來,就要進貨補充。另外,各門市之間還要互通有無,互通信息,至少要做到暢銷貨品種和型號保持及時溝通。”

林總苦笑道:“他們都是我從鄉下帶出來的窮親戚,做事的勤奮是沒問題,要說管理的學問真是沒有,所以說人才最重要,飛仔,記住了吧。”

劉鵬飛點點頭,趙總隻說了兩條,但每一點都切中要害,他心裏已經由不服氣漸漸有點服氣。

趙紅兵道:“我根據劉經理提供的報表,在盤點表上做了調撥調配,理順了一些貨品失衡。待會林總你和劉經理再看一下,不一定全對,可以做個參考。”

這可是省了不少事,林總感謝道:“趙總辛苦了,趙總你一個人能頂得上我公司十個職員都多。”

趙紅兵笑笑,既不驕傲,也不自謙,繼續說道:“第三個問題,就是上到公司主管下到門市營業員,缺乏主動性、能動性,思想懶惰。我考察了我們的門市和其它同行,基本上是等客上門。平時工地上、裝修的客戶多,生意就明顯的好,這一類客戶少,生意就一般般。其實哪個工地不需要五金、水暖、電線和燈具這些物資呢?在深市這樣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地方,守株待兔是絕對行不通的,即便現在能保持一定優勢,遲早也會被市場淘汰。”

林總瞪了劉華鵬一眼,說道:“你聽聽趙總怎麼說,他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這個問題你們業務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難道什麼事都要我這個老板吩咐你們去辦?沒有命令的時候,不知道多動動腦筋想,不知道多跑跑腿?說到底還是沒有憂患意識,哪一天公司倒閉了,發不出工資,你們就知道哭了。”

趙紅兵道:“劉經理,我說話重了點,不要見怪。”

劉華鵬道:“趙總,我沒有生氣,我知道你並不是針對我,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們看起來每天忙忙碌碌,很勤快,其實並不算真正的勤奮,起碼腦筋沒有動起來,一些簡單能想到的東西都沒有去想。”

趙紅兵道:“劉經理言重了,其實咱們公司的業務員還是很不錯的,否則也不會在同行中保持優勢。我說這個問題,隻是想精益求精,使公司業務更上一層樓。”

林總忙道:“趙總有什麼指教?”

趙紅兵道:“指教不敢當。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在業務部下麵成立銷售部,以獎金加分紅、底薪加績效工資的形式來招聘一批精幹的業務人員。這批人員不做其他工作,就是專門跑工程跑工地,無論用什麼手段辦法,能拿下項目拿下合同就有重獎。此外,我想讓他們兩三人負責一個門市,搞銷售提成,隻要是通過他們介紹來的客戶談成的生意,都有提成。他們也有積極性,公司的銷售也會上升。批量大的,價格方麵還可以靈活一點。我想他們把公司經營的品種、規格、價格資料直接送到工地,那些需要貨物的工程首先就會想到我們,會與我們聯係或到我們店裏去看。我經常到別人經營的店裏攀談,我們的品種比他們都齊,價格也比他們有優勢,關鍵缺乏宣傳,好貨也怕巷子深,所以要主動出擊,工地就是一個突破點。時間一長,這樣做就有很大一塊效益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