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璋還在將潰逃的兵勇都聚集起來,最後一統計,發現竟然還有三千兵馬。
在唐健攻占漢陽三天後,王士珍的兩萬支援部隊才姍姍來遲,唐健以部隊作戰良久,需要休整的理由退兵,將一座什麼都不剩的漢陽軍火庫留給了王士珍的部隊。
在回到南岸的武昌之後,唐健迅速將原漢陽軍火庫中的武器發放給了各軍中,漢陽軍火庫裏麵的可都是沒有拆過封的新武器,數不清的手雷,一百挺馬克沁水冷機槍,清一色的新式毛瑟,還包著厚厚的黃油紙,那一粒粒黃橙橙的子彈看起來就喜人。
令唐健沒有想到的是,裏麵竟然還有上百門迫擊炮,這些迫擊炮可是當時為了夜襲紫禁城的時候,唐健命田阿登打造的攻城利器,後來應袁世凱的要求全部裝備了北洋新軍,沒想到最後還是回到了唐健的手上。
回到武昌之後,唐健並沒有食言,他將馮國璋殘餘的三千兵力分散打入到各個部隊中,然後分批從部隊中抽調兵力,重新劃編出一個師的編製,名為國民革命軍新編十三師,馮國璋仍然擔任師長,馮玉祥被擢升為新編十三師五零一團團長。
這一日,唐健召集所有團部以上的將領到指揮部開會。
在去開會的路上,馮玉祥見馮國璋悶悶不樂,便問道:“怎麼了,師長,難道您還在為唐司令將您的嫡係人馬打散分到各個部隊而心有芥蒂?”
馮國璋搖了搖頭,苦笑道:“降軍之將,哪裏有那麼多的怨言。其實我也知道唐司令這麼做有他的苦衷,畢竟我曾是袁世凱的手下,如果將原來的人馬還是調給我的話難免會出差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這個我還是理解司令的,相反,司令不計前嫌,仍讓作為一師之長,感恩戴德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心有芥蒂?”
馮玉祥一臉的疑惑,問道:“那是為何?”
“嗬嗬,我是在笑自己啊!”馮國璋歎了一口氣,“我沒想到這王士珍這麼不顧袍澤之義,竟然坐視我落敗,援軍在三日後才趕到?想我馮國璋一生光明磊落,對袁世凱更是忠心耿耿,沒想到最後成了一枚棄子,充當了他人的炮灰!”
馮玉祥隻好苦笑一聲,這王士珍也確實太狠,妄想自己做漁翁,而讓司令和師長做這鷸蚌,最後卻落個一場空,可笑可笑。
馮國璋振奮了一下精神,說道:“好了,不說這麼不開心的事了,也不知道司令這次召集我們去開會有什麼事?”
馮玉祥快步上前趕上,說道:“聽說是要迎接幾個人吧?”
“哦?是誰啊?這麼大的陣勢,走,趕緊去瞧瞧!”馮國璋一掃之前的陰霾,笑嗬嗬的道。
馮玉祥也是一點頭,和馮國璋兩人踏著輕快的腳步朝指揮部走去。
待馮玉祥和馮國璋兩人走進指揮部的時候,指揮部裏已經擠滿了來自各個軍中將領,嚴複和唐健都已經在場。
唐健見眾人到齊,便示意讓眾人安靜。
眾軍官看見唐健的手勢之後,紛紛站成兩縱,齊聚在會議桌前,片刻之後,整個指揮部裏就鴉雀無聲,眾軍官都靜靜看著唐健,等待著唐健宣布什麼任務。
唐健笑著說道:“今天叫大家來,是想要跟大家介紹兩位人給大家認識一下,在座的可能有很多人也見過,不過,今天我還是要想大家隆重介紹一下!”
“啪啪……”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司令隆重介紹的人必然不簡單啊!
就在這時,在一個警衛的引導下,一高一矮,年紀大致在六十歲的兩位老人人走了進來。
雖說是兩位老人,可步履行間卻隱隱透露出一股威壓,在座的每一位軍官都知道,那是作為萬人軍中大將特有的威嚴。
這時,見識頗廣的馮國璋失聲道:“聶軍門,孫老將軍!”
這一高一矮的兩位老者正是聶士成和孫萬齡!
在座的每一位青年軍官對這兩位原清軍悍將那是如雷貫耳啊。
聶士成,甲午時期,和日本人從朝鮮打到遼東,從成歡之戰、平壤之戰,到後來的遼陽摩天嶺之戰,每一戰那是打得日本人膽戰心驚,聞風喪膽。
孫萬齡,同樣是在甲午時期,孫萬齡以老式槍炮和新兵,在榮成白馬河一帶伏擊日軍先頭部隊,取得了甲午戰爭時期清軍以少勝多的首例大勝。
唐健微微一笑:“從今天起,聶將軍和孫將軍將被擔任為東西兩路大軍的主帥!授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