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後,台下眾位青年軍官發出了如雷鳴般的掌聲,有了這麼兩位將軍加入國民革命軍,那麼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上是指日可待啊!
唐健又說道:“鑒於東線戰局吃緊,孫萬齡將軍將率領福建的新編一零六師趕赴安徽,幫助新編第五師、第六師固守安徽江蘇防線;而聶士成將軍則統領武漢-九江-安慶防線一共六個師的兵力,和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血戰到底!”
“血戰到底,血戰到底!”有了兩位老將軍的幫助,台下這些年輕軍官心裏底氣更足,喊得口號也更加的響亮。
唐健欣慰了笑了笑,他提拔起來的這些青年軍官雖然年輕氣盛,衝勁十足,但是其作戰經驗卻是相對貧乏,有了這兩位老將相助,唐健相信,幾年之後,這支軍隊會成為一支雄踞遠東的精銳之師。
唐健緊緊的握住聶士成和孫萬齡的手,鄭重的說道:“國民革命軍就拜托兩位了!”
聶士成和孫萬齡皆是感動不已,他們來到國民革命軍不足一日,寸功未立,可唐健竟然將整支部隊交給他們兩個人指揮,可見唐健對他們的信任程度。
聶士成和孫萬齡兩人感動的說道:“放心吧司令,我們兩人雖然已經老邁不堪,但我們仍然願意以餘生之暉報答司令的知遇之恩!”
唐健看著嚴複,說道:“嚴先生,希望你能夠盡力輔佐兩位將軍!”
嚴複一拱手:“定然不會辜負司令重托!”
1902年9月,唐健得聶士成和孫萬齡兩員大將,又因為漢陽軍火庫失守,東線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彈藥不繼,袁世凱在長江一線的北洋新軍節節敗退,同年十月,聶士成帶領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七師、第八師完全占領了武漢三鎮,王士珍的四萬餘殘軍被迫退守荊州,同年十一月,國民革命軍將安慶和九江兩處的北洋新軍團團圍住。
與此同時,孫萬齡和山東棗莊的王占元,河南周口的曹錕兩部鏖戰了一個多月,不久,袁世凱從山東急調兩萬北洋新軍協防河南、山東兩地,孫萬齡被迫退守徐州。
自此,南北雙方陷入了長達三個月的對峙。
……
福建福州
唐健在將大軍交給聶士成和孫萬齡之後便回到了福州,唐健知道,現在的對峙局勢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國民革命軍和袁世凱的北洋新軍的實力懸殊太大了。
袁世凱現在在淮河以南集結了差不多十萬兵力,而直隸一省就有他的五萬嫡係北洋新軍,加上長江以南的王士珍、段祺瑞的六萬兵力和河南山東兩省的四萬兵力,總計有差不多二十萬的兵力,而且,內蒙、山西、陝西更有數萬的預備隊,袁世凱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在長江以北集結了近三十萬的兵力。
唐健細細計算了南方八省的所有國民革命軍,總計也就十萬人,加上這幾個月來的不斷擴兵,堪堪補充了兩萬的新兵,和袁世凱相比,實力差距是一比三!
唐健深知此時的對峙不過是袁世凱正在調整積極部署的表象,或者說,袁世凱正在籌備一次大的進攻。
不過最讓唐健擔憂的不僅僅是兵力問題,還有軍費、武器等火燒眉頭的大事。
由於袁世凱準備良久,他早已經在山西,河南等地修築了不少的軍火庫,而被唐健攻占的漢陽軍火庫不過是其眾多軍火庫中的一個而已,雖然讓袁世凱有所損失,這種損失僅僅局限於肉痛而已,對袁世凱的整體部署產生不了太大的影響。
而唐健是倉促起兵,各種軍備部署不足,唯一能夠依仗的就是北洋艦隊了,要是沒有北洋艦隊在長江一線的艦炮支援,恐怕現在袁世凱的北洋新軍早已經渡過了長江,直逼福建了。
十幾萬國民革命軍的軍費是一筆巨大的軍費開支,袁世凱有清政府的國庫做後盾,可唐健依靠的僅僅是八省中督巡們的財政稅收而已,這讓唐健處處捉襟見肘。
最頭痛的還是武器裝備問題,自甲午之後,為了拱衛京畿,袁世凱將大部分的軍工廠遷移到了山東、直隸、天津等地,而南方的工廠大多是以商貿為主,這就造成了唐健現在兵比槍多的困境。
關鍵是袁世凱自從訓練北洋新軍以來,從德國、英國等國購置了大量的新式槍炮,整體看來,北洋新軍的裝備都要優於國民革命軍。
唐健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生產大量的槍炮來裝備國民革命軍,這些槍炮不僅要多,更要精!
到了福州之後,唐健就急匆匆的趕往了福州船政局,那裏,田阿登和歐陽彥青正在夜以繼日的研製新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