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負荷的“心理按摩”(1 / 3)

超負荷的“心理按摩”

養生篇

作者:王文婷

在信息與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當今時代,人人都可能遭遇“超負荷心理”的重壓。如果一個人總是在生存與發展的衝突中處於茫然、沮喪、愁悶、頹廢的精神狀態,最終受傷的必然是自己。調查表明:一個長期沉溺於人生傷痛,或處於憂鬱狀態中的人,其諸多病症的發病率及精神崩潰的風險就要比樂觀、開朗、愉悅者高得多。為避免深陷精神緊張的心理危機之中,現代人可用以下“心理按摩”的方法來舒展身心,防病健體。

一、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心理行為方式。它可以發泄內心長年所遭受的思想和感情上的壓抑,從而獲得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的平衡協調,達到鎮靜平和、陶冶情操的治病目的。這是因為自己聲音的音調有使人鎮靜的作用,能使人獲得有安全感和人際接觸的感受。大聲對話可以調整頭腦中紊亂的思緒,尤其是在緊張勞累時,可以改善睡眠。

二、沉思冥想

沉思冥想也是一種鬆弛思想的好方法。美國醫學專家普遍認為,沉思冥想可以預防甚至治愈多種疾病,包括心髒病、關節炎和甚至被視為絕症的艾滋病和癌症。沉思冥想帶來的完全鬆弛,在對抗疾病方麵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通常情況下,緊張會降低免疫係統的功能,而沉思冥想會減緩身體的緊張。

三、自由聯想

近年,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用“自由聯想療法”治癌。患者運用此法,至少可以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緩解痛苦,減少折磨。對心理壓力大者,經常運用此法,可以使其精神放鬆,達到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自由聯想療法”的秘訣在於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強戰勝病魔的勇氣。科學家預言:運用“多元聯想療法”能治愈許多慢性病。

四、學會寬恕

研究表明:寬恕能幫助怒氣深藏的憤懣者抑製沉痛的回憶,治愈心理創傷,甚至能幫助他恢複友情,與不小心傷害過他的人和好如初。寬恕應該說是一種寬宏大度的行為。因為報複永遠不能消除仇恨,它會造成冤冤相報,永無止境。印度聖雄·甘地說得好,要是我們都把“以眼還眼”作為公道歸類,那整個世界就會盲目了。寬恕可以治愈痛苦對我們心靈的創傷,同時也可使我們重見希望之光。

五、寫寫日記

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發泄渠道。當你有了什麼心事,有了特殊想法,或者有了什麼委屈和憤恨,又不便對他人提起時,你都可以用筆在自己珍藏的日記本上記下來。寫日記的過程是一個完全的隱私過程,因而它又是一個什麼都可以訴說的過程。人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會把積聚在心裏的各種哀怨通通傾瀉出來,由於怨氣得以宣泄,個人激動的情緒就會漸漸穩定下來。

六、泡澡淋浴

泡澡淋浴也是釋放壓力的一種好方法。當一個人遭遇過度的緊張或壓力時,及時去洗浴房洗洗淋浴,尤其是泡個熱水澡,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當你淋浴時,你會感到緊張的身體有一種特別的放鬆快意;當你靜靜地躺在浴盆水中時,輕鬆的感覺會慢慢地流淌到手臂、肩膀直至全身。你還可以嚐試一下中草藥浴等洗浴方式。

七、聽歌賞樂

研究證實,音樂療法是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聽歌賞樂可以增進健康,輔治疾病,使人延年益壽。國外有很多醫生用音樂來止痛、解毒、消除緊張情緒,並治療神經衰弱和失眠。當一個人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他的呼吸就加深,神經就鬆弛,疲勞便得以消除。經常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不僅可以享受到一種美的藝術,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激發熱情,興奮大腦,使你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氣。